本发明属于荷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
背景技术
荷花(lotus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荷花香气能提神醒脑,其含有的烷烃类,如柠檬烯、月桂烯等挥发性物质不但能提供香气,而且一部分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而当前对于荷花提取物一般都采用化学溶剂提取或者高温蒸馏升华法提取,这些方法不但不环保,而且对芳香物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而且提取效率不高,提取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不使用化学溶剂即可制取荷花芳香物,制取的荷花芳香物香味纯正自然,纯度高、杂质少,制取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荷花选取
先在荷塘中寻找未开放并露出于荷叶上方的荷花,然后在晴朗天气的傍晚时分将其摘取收集;
将收集的未开放荷花简单冲洗后去除其外部花萼以及两层花瓣,然后将剩余花瓣摘下放在一处,再将雄花蕊上的花药去除,留下花丝放在另一处,剩下的莲蓬另外存放待用;
(2)花瓣和花丝处理
将花瓣和花丝分别用温水进行浸泡1.5小时后捞出,放置在阴凉处晾干,其中浸泡花瓣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2-28℃,花瓣花丝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0-25℃;
将晾干后的花瓣堆叠成多层,然后将堆叠好的花瓣放到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压片时不断对花瓣滴加纯水,并使用容器将流过花瓣的纯水进行收集,其中压片机的压力先从0逐渐加压到0.8mpa,用时10s,在0.8mpa压力下保持20s,然后再快速将压力提升至1.2mpa,用时2s,在1.2mpa压力下保持15s,然后再将压力减压至1mpa,用时2s,在1mpa压力下保持5s,然后再缓慢将压力提升至1.2mpa,用时5s,在1.2mpa压力下保持5s后停止压片,在停止压片前停止滴加纯水;
将晾干后的花丝堆叠成堆,然后将堆叠好的花丝放到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压片时不断对花丝滴加纯水,也使用容器将流过花丝的纯水进行收集,其中压片机的压力先从0逐渐加压到0.6mpa,用时10s,在0.6mpa压力下保持15s,然后再快速将压力提升至1mpa,用时2s,在1mpa压力下保持12s,然后再将压力减压至0.8mpa,用时2s,在0.8mpa压力下保持5s,然后再缓慢将压力提升至1mpa,用时5s,在1.2mpa压力下保持5s后停止压片,在停止压片前停止滴加纯水;
(3)芳香物浓缩
将收集到的流过花瓣的纯水加压通过pp棉滤芯进行初过滤,然后再经ro反渗透膜过滤,留取含花瓣芳香物的高浓度过滤液,是为花瓣浓缩液;
将收集到的流过花丝的纯水加压通过pp棉滤芯进行初过滤,然后再经ro反渗透膜过滤,留取含花丝芳香物的高浓度过滤液,是为花丝浓缩液;
(4)荷花芳香物调配
将花瓣浓缩液和花丝浓缩液按照质量比3.5:1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时将花丝浓缩液向花瓣浓缩液中添加,边添加边缓慢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其中浸泡花瓣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6℃,花瓣花丝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对花瓣压片时所加纯水的质量为花瓣质量的4倍,对花丝压片时所加纯水的质量为花丝质量的3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不使用化学溶剂即可制取荷花芳香物,制取的荷花芳香物香味纯正自然,纯度高、杂质少,制取效率高、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荷花选取
先在荷塘中寻找未开放并露出于荷叶上方的荷花,然后在晴朗天气的傍晚时分将其摘取收集,选择未开放荷花可减少花瓣及花丝接触到外界空气或雨水而产生重金属、有机物等其他污染物污染,而且盛开后的荷花中芳香物会挥发,从而降低荷花芳香物提取浓度,选择露出于荷叶上方的荷花,可保证荷花接受充足阳光照射,如此产生的芳香物含量更高,在傍晚时分摘取,即可保证荷花在接受充足阳光照射后及时被摘取;
将收集的未开放荷花简单冲洗后去除其外部花萼以及两层花瓣,然后将剩余花瓣摘下放在一处,再将雄花蕊上的花药去除,留下花丝放在另一处,剩下的莲蓬另外存放待用,花萼部芳香物含量较少,且含有其他非芳香物较多以及受到污染严重,不利于后面的提纯浓缩,去除两层花瓣,首先也是受到污染较多,其次,其接触外界芳香物挥发较大,也不利于后面的提纯浓缩。
(2)花瓣和花丝处理
将花瓣和花丝分别用温水进行浸泡1.5小时后捞出,放置在阴凉处晾干,用温水浸泡可使花瓣和花丝变得松软,利于后期的压片操作,在阴凉处晾干不会对花瓣和花丝含有的芳香物产生不良影响,如进行烘干和日晒,则会使其失去过多水分,以及芳香物的过快挥发,其中浸泡花瓣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2-28℃,温度控制在25℃为最佳,花瓣花丝的温水温度控制在20-25℃,温度控制在22℃为最佳,选择上述温度进行浸泡,接近其生长环境温度,可保证其更完整保存原因性状,温度过高则会加快芳香物的挥发,另外花瓣和花丝因为各自的特性,因此温度不能一样,花丝的要低于花瓣的浸泡温度;
将晾干后的花瓣堆叠成多层,然后将堆叠好的花瓣放到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压片时不断对花瓣滴加纯水,所加纯水的质量为花瓣质量的4倍,滴加速度根据压片时压力进行变化,加压时速度稍快,降压时速度稍慢,并使用容器将流过花瓣的纯水进行收集,其中压片机的压力先从0逐渐加压到0.8mpa,用时10s,在0.8mpa压力下保持20s,然后再快速将压力提升至1.2mpa,用时2s,在1.2mpa压力下保持15s,然后再将压力减压至1mpa,用时2s,在1mpa压力下保持5s,然后再缓慢将压力提升至1.2mpa,用时5s,在1.2mpa压力下保持5s后停止压片,在停止压片前停止滴加纯水;
将晾干后的花丝堆叠成堆,然后将堆叠好的花丝放到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压片时不断对花丝滴加纯水,所加纯水的质量为花瓣质量的3倍,滴加速度根据压片时压力进行变化,加压时速度稍快,降压时速度稍慢,也使用容器将流过花丝的纯水进行收集,其中压片机的压力先从0逐渐加压到0.6mpa,用时10s,在0.6mpa压力下保持15s,然后再快速将压力提升至1mpa,用时2s,在1mpa压力下保持12s,然后再将压力减压至0.8mpa,用时2s,在0.8mpa压力下保持5s,然后再缓慢将压力提升至1mpa,用时5s,在1.2mpa压力下保持5s后停止压片,在停止压片前停止滴加纯水;
上述花瓣和花丝的压片,花瓣含水量高且呈扁平状故滴加纯水量稍大点,既能及时将花瓣中的芳香物冲走,又能吸收压片时产生的热量,从而防止温度过高对芳香物的破坏,花丝含水量低且呈圆柱状故滴加纯水量稍大小,既能及时将花瓣中的芳香物冲走,又能吸收压片时产生的热量,压片花瓣和花丝时纯水滴加速度根据压力进行变化,在保证上述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将未压片完全的花瓣和花丝冲走,压片花瓣和花丝时压力变化,可尽量提取芳香物时又不会破坏其化学结构,且根据花瓣与花丝的结构特性,在压力大小和时间上有所区别。
另外对于存放待用的莲蓬,将其内部未成熟的链子剔除,然后也进行温水浸泡后晾干,然后去除莲蓬外表面后放入到压片机上进行压片,压片时也要滴加纯水,滴加纯水和压力变化与花丝的压片条件相同。
(3)芳香物提纯浓缩
将收集到的流过花瓣的纯水加压通过pp棉滤芯进行初过滤,以去除纯水中的花瓣残渣、污泥、胶体、悬浮物等,然后再经ro反渗透膜过滤,留取含花瓣芳香物的高浓度过滤液,是为花瓣浓缩液;
将收集到的流过花丝的纯水加压通过pp棉滤芯进行初过滤,以去除纯水中的花丝残渣、污泥、胶体、悬浮物等,然后再经ro反渗透膜过滤,留取含花丝芳香物的高浓度过滤液,是为花丝浓缩液;
将收集到的流过莲蓬的纯水加压通过pp棉滤芯进行初过滤,以去除纯水中的莲蓬残渣、污泥、胶体、悬浮物等,然后再经ro反渗透膜过滤,留取含莲蓬芳香物的高浓度过滤液,是为莲蓬浓缩液;
(4)荷花芳香物调配
将花瓣浓缩液和花丝浓缩液按照质量比3.5:1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时将花丝浓缩液向花瓣浓缩液中添加,边添加边缓慢搅拌,还可根据不同要求适当添加莲蓬浓缩液,莲蓬浓缩液的添加量为花丝浓缩液质量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莲蓬浓缩液也是向花瓣浓缩液中添加,花瓣浓缩液与花丝浓缩液的添加次序可以相互替换,因花瓣浓缩液的量比较大,而花丝浓缩液和莲蓬浓缩液的量少,如此添加,混合的更均匀,且挥发量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紫藤花芳香精油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芳香植物与芳香疗法
一种姜荷花的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芳香植物与芳香疗法..ppt
农药残留检测流程与检测技术
一种提高灯盏花产量的农药组合物及增产方法与流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阳台花卉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一种兰花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一种沙枣花精油制备方法与流程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分离得到的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可用于制作氮肥.过程如图所示:(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
网址: 一种荷花芳香物制取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306.html
上一篇: 宝山罗店花神庙会开幕 |
下一篇: 西兰花多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