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一场“读书日”活动上,一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简称《双重冲击》)引起广泛关注,在业界、学界及理论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该书作者李晓教授,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界领军人物和资深学者。他在书中写道:当今世界面临着大国博弈日趋升级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的双重冲击,这不仅使迅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正在改变既有的方向和轨迹,更使得未来的世界格局变得扑朔迷离。面对严峻的双重冲击,中国的应对策略不仅决定着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命运,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世界格局乃至人类历史的未来。在这样一个浪潮汹涌的历史关头,每一位学者都应该做出理性、深入的思考。答案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致,但思考本身即为责任。
大变局,就是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不是小规模、局部的改变。既是变局,就意味着变化涉及大的格局、秩序和体系。作者把这种大变局放在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下进行认识,从大变局上看双重冲击,从“天下利”上看大国博弈,从世界秩序上看全球经济发展,以“大国博弈理论与现实、未来的世界经济与全球化分裂、双重冲击下中国的战略对策”三大板块进行研究。
人类历史进程的
十字路口
自二战后开启的世界秩序,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也让世界得到新的大发展。但面对双重冲击下世界秩序及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分化。《双重冲击》一书指出,全球化发展既有高潮亦有低潮,其发展趋势难以被长久阻挡。然而,如此规模巨大的全球化分裂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足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因为,这不是一个如过往那样可以正常应对的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周期,而是到达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人类历史进程是走向至暗时刻,还是走向光明未来。
就世界秩序而言,大国争霸以及霸权国家推行霸权政策,导致战争与对抗。而结伙、结盟对抗会引起更大的冲突,对人类造成灾难。而结伙、结盟对抗犹如“枪手博弈”,很有趣的是三国时代。赤壁之战最大的输家是曹操,最大的赢家是刘备,而不是付出成本最大的孙权。18世纪、19世纪英法争霸,德国却在其中崛起;一战、二战,德国与欧洲列强博弈,受益最大的是美国;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德国、日本却趁机赶超。眼下俄乌战争,其实是俄罗斯与美国为幕后北约国家的战争。相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是各自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对手。
眼下新冠疫情,已不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单独面对的灾难,它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团结,尤其是中美联合,才能抵御的一场浩劫。在平坦世界中,任何一国受到疫情影响而经济下滑,都有可能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国员工失业、企业破产。世界治理需要广泛参与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合作组织与机制,合作安全、合作发展,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可持续。
大国军事冲突的
深层原因
《双重冲击》的作者对双重冲击下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坚持一种求真、求实的学术选择和治学精神。
该书指出,从1492年大航海时代开启迄今,世界经历了三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是自15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由西班牙、葡萄牙等“军事帝国”主导,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殖民帝国”主导,第三次是自二战结束迄今由美国主导。
相对于“军事帝国”或“殖民帝国”,美国是典型的“经济帝国”。1914年,时任美国财长麦卡杜关闭纽交所阻止欧洲各国变现持有的美国证券、兑换成黄金运回本国资助战争的企图,使美国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从债务国摇身一变成欧洲交战国的债权国,由此奠定了美元崛起的基础;1971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使美元由资产货币转变为债务货币,更改了人类的金融逻辑,开启了更大规模的违约行为。迄今世界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这次违约的巨大影响;2016年,特朗普全面摒弃了罗斯福关于构建战后多边主义世界秩序的构想,提出“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口号和举措,使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转向。自2020年拜登上台以来,世界经济关系并没有任何缓和,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今大国之间如果发生战争,“金本位”是战争之源。大国博弈导致军事冲突,是不会简单地因贸易争端或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而发生,但却可因国际金融体制的崩溃而发生,也会因霸权国家金融利益的巨大损失而发生。经历了朝鲜战争尤其是越南战争之后,美国轻易不会为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或地缘政治矛盾与大国发生直接冲突,但它完全可以为了核心利益而与大国发生一场战争。
后疫情时代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大国之间必须深刻理解彼此的核心利益或关切,核心利益是一条红线不能触碰。计利当计天下利,人民利益高于天。一个大国、强国,如果只顾自身国家利益而贸然发起贸易战、制裁战、军事战等,只会损害大利、损害天下利。《双重冲击》一书指出,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是遏制中国技术赶超和经济崛起、稳定美元地位、促使资金回流。这也是基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欧元诞生后美元地位改变,全球价值链转移,国家信用下降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背景下,美国必然要做出的行动。
贸易战,在美国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白宫政客、大学教授,还是学生,他们都深知贸易保护与“不对称全球化”必然带来对国家利益的损害。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1806年,拿破仑通过“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各国与英国贸易。但英国海外殖民地远比法国多,英国人不与欧洲做生意,还可以跟殖民地做生意。结果是法国人掀起了贸易战,却败给了英国人。
人民利益的基础是生计,生计又取决于手中的货币。大国博弈需要稳定的经济,稳定经济的核心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的核心是稳定信用。货币的稳定性以及债务的可持续性对大国博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昔日强大的罗马帝国四处征战以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在铸银币时“掺水”。1罗马便士的含银量在公元60年为95%,公元221年为60%,而到公元270年则不足5%。最终是货币贬值导致恶性通胀,促使罗马帝国走向衰落。
而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用本位”时代。2020年,疫情暴发后全球范围内却开启了大规模的“印钞潮”,新增14万亿美元货币。其中美国增发货币量占比近30%,欧元区占比约20%;全球主要十二大经济体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近100万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十二大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增幅近20%。那些滥发货币的国家,不但会带来恶性通胀,也会失去国家信用。
《双重冲击》一书指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的趋势是: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再度大幅提升,有管理的全球化将成为常态;区域经济发展、合作与地缘政治关系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全球化分裂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全球金融治理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作为国之大者,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关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守正创新、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 王元钦 王志)
监制:张力
编辑:钱绯璠
发布于:北京
相关知识
盖茨警告:气候变化影响比新冠疫情更可怕
关于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的公告
花古街道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上海开展预防性消杀作业 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链
花秋镇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常德: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
新京报
新冠疫情期间山东某地居民营养知信行、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疫情当下不要怕,健康心理你我他 ——棠张镇七圣小学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调适工作
一图读懂: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学术资讯
网址: 京报读书丨大国博弈+新冠疫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5363.html
上一篇: B68.范雎入秦(公元前271年 |
下一篇: 世界上最早的灯塔于公元27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