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尼泊尔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尼泊尔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概述

       尼泊尔(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南亚山区内陆国,北部与中国相接,喜玛拉雅山脉是中尼的天然国界,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邻。尼泊尔是一个近长方型的经济体,由东向西延伸约885千米,宽度从90到230千米不等,国土面积147,181平方千米。
       尼泊尔首都为加德满都,行政区划分为七个省、十四个特区和七十五个县(区),县(区)下设村级发展委员会。尼泊尔总人口约为2,898万人(2016年),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居民中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兰教,2.2%信奉其他宗教。
       尼泊尔自然资源丰富,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开采;境内共有6,500多种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2.3%,其中经济和技术上开发可行的装机容量约为4,200万千瓦。

1、社会经济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贫困经济体之一。农业是尼泊尔的经济支柱,80%的人口依赖农业来维持生计,国内生产总值约293亿美元(2017/2018),人均1,003.6美元,其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40%。尼泊尔山多地少,耕地分布不均衡,耕地面积为325.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1%;非耕地占7%;林地占29%;灌木/退化土地约10.6%;草地约12%,包括永久积雪地在内的其他土地类型占20.4%。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粮食自给率达97%;经济作物有甘蔗、油料、烟草等。

2、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尼泊尔地势北高南低,从地理上可划分为特莱平原、丘陵和山区三个区域。北部山区海拔4,877米至8,848米,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区,覆盖了该国大约15%的土地面积,只有2%的土地适合耕种。中部海拔610至4,877米之间的丘陵地带,约占国土面积68%,人口相对稠密,居住着全国44.3%的人口。南部低海拔河谷的特莱地区涵盖了尼泊尔的总土地面积的17%,海拔100-1,500米,为南部森林和农田形成的冲积平原,属恒河平原的一部分,该地区土地肥沃,容纳了全国总人口的48.4%,可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甘蔗、蔬菜、烟草等种类繁多的农作物。
       尼泊尔南北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为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41℃;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为45℃。全年气候分为干、湿两季,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三月是干季(冬季),雨量极少;四至九月为雨季(夏季),雨量丰沛,常泛滥成灾。

3、自然资源

       尼泊尔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等。水力资源丰富,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2.3%,其中2,700万千瓦可用于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丰富的森林资源人们提供诸如薪材、木材等大量的林副产品,并发挥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侵蚀控制和碳吸收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二、森林资源

1、基本情况

       尼泊尔林地面积约661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96万公顷,其他林地面积65万公顷,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40.36%和4.38%,森林和其他林地面积总计占国土面积的44.74%。在森林总面积中,42.68%(493万公顷)位于保护区外,17.32%(103万公顷)位于保护区内;另有37.8%的森林面积位于中部山区,2.25%位于高山和高山,23.04%位于丘陵地区,6.90%位于特莱地区(表1)。其中特莱地区硬木森林混交类型覆盖率最高,为24.61%,其次是上层混合硬木,为18.23%;龙脑香科娑罗双树和西藏长叶松森林类型的比例分别为15.27%和8.45%。总体而言,近60%的森林面积由混交的森林类型组成。

表1 森林面积统计(单位百万公顷报告内容时间森林灌木林地合计面积占国土面积%面积占国土面积%面积占国土面积%森林调查与研究办19646.40245.55--6.40245.55土地资源测绘项目1978/795.61638.10.6894.76.28542.8林业行业总体规划1985/865.42437.40.7064.86.21042.2森林调查19994.268291.56010.65.82839.6森林资源评估2010-145.96240.360.6474.386.6144.74来源:森林调查与研究办公室(DFRS,2015)

       尼泊尔森林类型主要由娑罗双、栎树、榄仁树、松属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冷杉、杜鹃花属、尼泊尔桤木、西南荷木、云南铁杉等树种构成。根据尼泊尔森林调查数据估测,活立木总生长量982.33立方米,总蓄积量7.59亿立方米,其中树干总材积(带皮)为3.88亿立方米,茎、枝和叶的总生物量为8.73亿吨;平均林木干材蓄积量(带皮)为178立方米/公顷,每公顷胸径10厘米以上林木平均为408株,蓄积131立方米/公顷。

2、林地权属

       根据《森林法(第2049号及第2073号修订法案)》,尼泊尔的国有林和私有林是基于土地所有权为基础的广义森林,但有关私有林的数据极为缺乏,国有林在政府管理的森林、社区森林、租赁林、宗教林、受保护的森林和受保护区域系统下的森林被进一步分类(图1)。

图1 尼泊尔的森林管理体系

       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是继政府管理森林之后的又一森林管理制度,指的是在管理目标和经营权基础上,约三分之一(34.6%)的森林自2008年开始移交给当地社区自主管理和使用,以减少贫困,并将整体森林效益纳入全面经济发展进程。大概有超过200万公顷的森林作为社区森林由18,000个社区森林利用小组和30多个森林共管委员会参与管理,这部分森林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5%。尼泊尔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利用小组的参与式林业管理已成为形成资本(自然、人力、财政和物质)以及改革森林治理的成功典范,是森林保护以及增加绿色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最成功的方式,成为世界上实行分散森林政策制度下的社区林业项目的先驱者之一。

表2 不同森林管理类型的林地面积序号管理方式社区森林管理组织数量面积(公顷)涉及户数1社区管理29,7802,356,9993,843,6391.1社区森林22,2662,237,6702,907,8711.2共管森林3076,012864,0151.3租赁森林(针对贫困农户)7,48443,31771,7531.4社区森林缓冲区476138,184 1.5租赁森林缓冲区632574082其他 3,637,840 2.1租赁森林(商业生产)22640 2.2私有森林2,4582,360 2.3宗教林362,056 2.4保护林10190,809 2.5保护地203,441,975   32,3265,994,839 来源:森林局(2017年)、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局(2018年)

3、森林资源变化

(1)森林覆盖变化

       在上个世纪期间,尼泊尔有近三分之一的森林消失,特别是在1947年至1980年期间毁林率最高,每年森林覆盖率约下降2.7%左右;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尼泊尔年均森林覆盖率减少1.7%,其中山区森林减少2.3%/年,特莱地区1.3%/年;1964年至1999年期间,森林和灌木林地覆盖率由45.55%持续下降至39.6%。
       近20年来,特莱地区和西瓦里克丘陵地区的毁林率虽略有减缓,但仍达到0.44%的水平,有超过50万公顷的森林被破坏(FAO,2014);2015年尼泊尔地震造成的23,375公顷的森林被毁,森林损失为2.2%(FAO,2015)。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丧失,其中特莱地区生物多样性流失特别严重,尤其是脊椎动物物种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
       1999年之后,由于政府在森林恢复方面的努力和社区林业项目(CF)的介入,尼泊尔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39.6%增加至目前的44.74%(表3),森林火灾、放牧、滑坡等导致的森林退化成为较森林砍伐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3 尼泊尔2000至2016年森林覆盖变化时间林地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有林地灌木林地合计20004,268,79829%10.6%(约156万公顷)39.6%20165,962,00040.36%4.38%(约60万公顷)44.74 %来源:森林局年度报告

(2)森林面积减少的诱因

       尼泊尔人口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为1.35%,2016年达到2,800多万人,由于人口增长的需求对尼泊尔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最大压力。
a) 非法采伐木材和薪材
       由于目前人口增长的高需求量,薪柴的非法采伐在全国各地很常见,当地居民或非法组织对木材的非法砍伐依然存在。以特莱地区为例,因为该地区一直存在木材和燃料短缺的问题,所以即便是商业伐木已经被明令禁止,但仍有少数经社区森林用户组织批准的森林采伐发生。在2017-2018年度,大约有1,750万立方英尺的被非法砍伐。据林业部门统计,在过去10年中木材和薪柴的需求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b) 林地侵占和移民安置
       尼泊尔政府1960年开始实施的移民重新安置方案,政府向无土地的居民分配了超过14万公顷的林地,由此导致特莱地区森林大面积消失。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约有125,110公顷的林地被30,194个农户家庭在740个地点以不同的方式侵占,其中保护区域约3,876公顷,非保护区域约121,234公顷,而实际情况还会远远高于政府统计数字。近年来,合法使用林地进行重新安置的情况开始大大减少,在最近的30年里,只有2,819公顷的林地被分配给无地农户、工人和用于安置目的;特别是最近的15年来,仅有2.65公顷的林地用于搬迁保护区的定居点。
c) 将林地用于优先发展项目
       在1985-2018年间,政府共向516个以上的发展项目提供了16,716公顷林地,其中包括了1994年用于社区发展项目的4,690公顷林地。近15年来,安全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水电开发项目等是林地被占用的最大因素;近5年来,水电项目的发展对占用林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d) 过度放牧、森林火灾和其他干扰因素
       尼泊尔近三分之二的森林面积受到放牧的影响,随着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是山羊和绵羊的数量增加,黄牛和水牛数量在减少),需要不断扩大林下放牧范围才能满足饲料的持续供应。
       频发的森林火灾也是导致森林毁坏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尼泊尔每年森林火灾发生面积约16万公顷。比如仅2018年一年,尼泊尔就有1,303个地方发生了森林火灾。最近在特莱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燃烧的森林总生物量中,叶和草的生物量占90%以上,只有0.01-0.4%是树木生物量,这表明表面火灾是最常见的现象,林冠火灾在过去很少发现。目前在山区针叶林火灾发生较为频繁。

三、生物多样性概况

       尼泊尔属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内陆山地小国,国土面积147,181平方千米,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1%,但是其不同地区海拔差异较大,海拔范围从特莱地区东南部的最低海拔67米,一直到沙迦玛塔峰(即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高差达8,781米。由于其独特的生态区位和海拔高差,国土内从低于500米以下的低热带地区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多雪地带的极端的高度梯度涵盖了5个地理区域、6个生物气候带、118个生态系统类型(表4、表5);森林和灌木覆盖了国土面积的39.6%,包括75种植被和35种森林类型。

4 尼泊尔地理区域与生物气候区地理区域覆盖范围 %海拔 ()生物气候区喜玛拉雅高山区域235,000以上雪带气候高山区域194,000 - 5,000
3,000 - 4,000高寒区
次高寒区中部山脉区域292,000 - 3,000
1,000 - 2,000亚热带西瓦利克山脉区域15500 - 1,000热带特莱区域14500以下热带来源:尼泊尔生物多样性概况项目(1995)5 地形区域与生态系统类型地形区域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百分比%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喜玛拉雅山区和高海拔山区3832.237中部山脉区5344.952西瓦利克山脉区1411.913特莱1210.210其他10.8水体(除了西瓦利克山脉区以外的所有区域)总计118100 来源:尼泊尔生物多样性概况项目(1995)

       尼泊尔的生物多样性大部分都体现在山区,有34%的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存在于高山区(3,000米以上),63%存在于中间山脉(1,000-3,000米);最高的植物物种数量存在于海拔1,500到2,500米之间,约有420种开花植物物种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甚至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海拔6,000米以上也发现有维管植物;海拔6,300米地带仍可见苔藓和地衣,哺乳动物和鸟类甚至也出现在超过5,000米海拔的地区。
       不同的生物气候区和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物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5 物种多样性物种类别物种数量代表性物种动物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软体动物
蛾类 
蝶类 
蜘蛛 
轮虫类 
甲壳类 
扁形动物;
其他昆虫208
867
123
117
230
192
3,958
651
175
61
59
168
5,052独角角犀牛,皇家孟加拉虎,亚洲野生大象,麝香鹿,雪豹、野鸡,孟加拉鸨,棕尾虹雉,印度鳄,亚洲巨蟒,印度居蜥等植物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
苔藓 
地衣 
真菌
藻类6,973
26
534
1,150
465
1822
1001 来源:尼泊尔2014-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计划

1、植物

       已记录的有花植物(被子植物)6,973种,非花植物1,120种,约700种有花植物用于药用。在亚洲最丰富的开花植物多样性方面,尼泊尔排名第十。有花植物种类占全球的3.2%,裸子植物26种,占全球的5.1%,蕨类植物534种,代表了全球的5.1%。此外,有地衣465种、藻类1,001种(表5)。由于对低等植物的调查相对薄弱,所以物种数量有可能随着今后的研究探索的深入而不断增加。

2、动物

       已记录的哺乳动物208种,占世界哺乳动物的5.2%;鸟类867种,代表了世界的9.5%;爬行动物123种,代表了世界的1.9%;两栖动物117种,代表了世界的2.5%;鱼类230种、蛾类3,958种和蝶类651种(表5)。

3、特有种

       尼泊尔已记录的动、植物特有种涉及160个动植物区系,其中植物342种(有花植物284种);动物160种,其中哺乳动物1种,鸟类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种,鱼类8种,种蜘蛛108种,蝶类和蛾类30种,地衣39种,菌类16种、藻类3种,苔藓植物30种、蕨类植物8种。
       高海拔牧场是尼泊尔动、植物特有物种的重要分布场所,有63%的特有开花植物来自高山,38%来自中部山脉;在41个关键非木质林产品物种中,有14种(占该国总数的34%,主要是草药)存在于高山牧场。

4、濒危物种

       尼泊尔国土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0.1%,但却拥有全球3.2%以上的有花植物、9.5%的鸟类和5.2%的哺乳动物种类,其中许多为全球性的濒危物种,被列入了IUCN红色名录;有191种动物和474种花卉物种列入了世界贸易公约CITES索引的保护名录,29种动物和1种花卉物种列入了CITES的附录I(表6)。

表6 濒危物种类别物种数量代表种IUCN等级哺乳动物26野生亚洲象,皇家孟加拉虎,岩麝,雪豹,独角犀牛濒危鸟类9棕尾虹雉濒危爬行动物3大鳄鱼濒危来源: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保护区

四、自然保护地

       尼泊尔受保护地区主要覆盖着森林,位于特莱地区不同海拔的区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和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包含不同的生态景观,保存了在古北区和印度马来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比如,班查斯地区的植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桤木林、长叶松阔叶林、东喜马拉雅栎树林、低温带栎林、木荷属-锥栗属林五种主要的森林类型,栎树属和杜鹃植物是该地区海拔较高区域的主要物种,而柯树属,红锥栗属、虎皮楠属和娑罗双树则分布于较低的地带。
       在班查斯森林中记录有超过589种开花植物种类,107种药用植物,8种出产纤维的植物,23种天然染料植物;56种野生蘑菇和98种蕨类植物。该地区也被称为野生兰花王国,在尼泊尔报道的412种兰花中,班查斯地区发现有113种,其中包括两种地方特有种(曲唇兰属和毛兰属),还有35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野生动物有亚洲黑熊、麂子、豹(金钱豹)、丛林猫、狐狸、豺狼、狼、猴子(猕猴)、兔子、猫鼬、8种蝙蝠等,黑鹇,野公鸡,噪鹃,红须夜莺,乌鸦,鹰,猫头鹰,麻雀是这一地区最常见的鸟类,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候鸟,如蓑羽鹤和鹦鹉等。
       鉴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尼泊尔政府自1973年起先后建立了20个不同保护类型的保护地,包括10个国家公园、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6个保护区和1个禁猎保护区。此外,舒克拉普翰塔野生动物保护区于2017年升级为国家公园,在1988年至2008年期间还宣布了9个国际重要湿地(表7-11)。

表7 国家公园序号国家公园面积1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932平方千米(360平方英里)2萨加玛塔国家公园1,148平方千米(443平方英里)3蓝塘国家公园1,710平方千米(660平方英里)4拉拉国家公园106平方千米(41平方英里)5卡普塔德国家公园225平方千米(87平方英里)6希-佛克桑多国家公园3,555平方千米(1,373平方英里)7巴蒂亚国家公园968平方千米(374平方英里)8马卡鲁峰巴伦国家公园1,500平方千米(580平方英里)9施拉普里纳嘉郡国家公园159平方千米(61平方英里)10陡崖国家公园550平方千米(210平方英里)11舒克拉普翰塔国家公园305平方千米(118平方英里)8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序号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面积1科希达布野生动物保护区175平方千米(68平方英里)2帕萨野生动物保护区637平方千米(246平方英里)3科西达布河野生动物保护区17,500公顷(68平方英里)9 保护区序号保护区面积1安纳普娜保护区7,629平方千米(2,946平方英里)2干城章嘉峰保护区2,035平方千米(786平方英里)3马纳斯鲁保护区1,663平方千米(642平方英里)4印度羚保护区15.95平方千米(6.16平方英里)5阿比南帕保护区1,903平方千米(735平方英里)6高瑞山嘉保护区2,179平方千米(841平方英里)10 禁猎保护区序号禁猎保护区面积1多尔帕坦禁猎保护区1,325平方千米(512平方英里)11 国际重要湿地序号国际重要湿地面积1比沙扎瑞塔尔3,200公顷(12平方英里)2皋大格公地塔尔2,563公顷(9.90平方英里)3墎其尔湖复合体7,770公顷(30.0平方英里)4哥圣康德13.8公顷(34 英亩)5贾格迪斯赫普尔水库225公顷(0.87平方英里)6梅勃克哈瑞湖90公顷(220英亩)7博克顺多湖494公顷(1.91平方英里)8拉拉湖1,583公顷(6.11平方英里)9博卡拉8号山谷湖泊集群178.5平方千米(68.9平方英里)

五、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1、林业产值

       尼泊尔林业产值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15%左右,2018-2019年度农业和林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在26.5%。林业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还支持旅游业、工业和能源的发展。此外,森林提供了约70%的薪柴和40%的牲畜饲料,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使用薪柴作为燃料。
       尼泊尔林产业主要是以林木采伐、加工、制造和贸易为基础,其他森林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则极为有限。木材、非木质林产品、生物能源、生态旅游由政府机构、森林生产集团、私营公司和个人控制,再由承包商和当地收集者收集木材、非木质林产品和燃料木材。木材产品的加工和制造是由城镇的锯木厂、单板生产商、胶合板生产商、家具和手工艺制造者承担。
       目前,大约有41,000家林业企业在经营(中小企业),投资金额约320亿尼泊尔卢比,政府投资林业的比例极低,仅为1.8-2%左右。林业投资中,约60%的投资(190亿卢比)涉及10,000个与木材生产相关的企业,木材生产投资占2/3,加工投资占1/3。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投资为65亿卢比,涉及1,700企业,且投资将会不断增加;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投资约60亿卢比,涉及2,100个企业;生物能源的投资少于10亿卢比,仅涉及30-40个企业(表12)。

12 林业产值统计(单位:美元)总产值备注20122,809,530.831、 主要产品为木材,薪材,非木材林产品及松香。
2、 不包括社区出售的其他产品的价值。
3、 私营部门采伐和销售的木材的产值不包括在内,只包括卖方支付的增值税。20135,495,015.7820146,028,523.3820153,795,181.0120163,487,562.99来源:森林部门年度报告

2、木材进出口

       尼泊尔木材每年需求量约6,000万立方英尺,私有林地、社区森林是当地村社木材和薪柴的主要来源。尼泊尔对娑罗双、黄檀类的木材需求极大,每年需要从马来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进口约40万立方英尺的原木。2014-2016年间的木材进出口量如表13所示。

13 木材进出口量统计时间木材类型出口进口数量
(立方米/吨)价值 (美元)数量
  (立方米/吨)价值(美元)2014原木--11,8235,769,231.002015原木--13,52620,480,769.002016原木--5,7867,654,808.00来源:森林部年度报告2018度报告

六、林业管理

1、林业管理投入

       尼泊尔政府在2017至2018年度的林业投入拨款为1.287亿美元,占年度预算总额的1.18%,国外援助占总预算的22%,其中林业部门接受援助1,170万美元,占尼泊尔外援总额的0.72%,与过去五年相比略有下降,主要是与丹麦、芬兰、日本、中国、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荷兰等国政府,与UNDP-GEF、WWF、IUCN、ZSL等捐助机构,以及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组织合作,有效地促进林业发展。

2、林业管理机构

       尼泊尔宪法规定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及流域管理责任,森林和土壤保护部作为最高一级的中央机构,全面负责森林政策制定和保护区管理,并为各级林业官员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州(省)政府负责州境内的森林管理,区级地方政府负责地方一级的环境保护和森林管理(表14-15)。

14 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各级政府机构名称职能/任务人数联邦政府森林和土壤保护部管理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94森林局管理所有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为人民提供森林产品。154州、省级(区域)森林办公室
(5个)加强林业组织对区级林业规划、监测、评价和审查,并向上级提供政策反馈。21区级森林办公室(75个)管理区级的森林资源,为人民提供森林产品。7105来源:森林局/ Department of Forests表15 涉及森林管理的重点政府机构序号联邦政府州(省)政府(7个)1森林与水土保持部工业、旅游、森林与环境部,共计7个,每州(省)1个2森林局 森林办公室,共计7个,每州(省)1个3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局区级森林办公室,共计77个4植物资源局流域管理处,共计14个5环境局森林研究和培训中心,共计7个6森林研究和培训中心 7REDD执行中心 8林产品开发委员会 来源:森林局

3、森林政策、法规和条例

       尼泊尔制定和实施了各种有利的计划、政策、策略和立法,以促进当地社区参与经济可持续增长。1989年出台的《林业总体规划》被认为是基本的政策文件,具体指导全国林业发展。《规划》由6个部分组成,其中社区林业作为最优先的项目,有超过45%的预算被分配于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养护和管理中。在尼泊尔,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和保护区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较为成功。
      《森林法》(1993年修正)将森林分为国有森林和私人森林,强调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国有森林的管理;将部分森林经营权转让给当地社区,包括小块林、合作林、保护林、社区森林、租赁林、宗教林等;严禁将林地登记为私有财产;禁止在国有森林内非法采伐、耕种、放牧;严控森林火灾;严禁任何安置项目侵占林地。各个时期制定的林业政策、法规和条例见表16。

表16 林业政策、法律和规则/条例类别名称颁布实施时间政策林业规划
保护战略
林业总体规划
尼泊尔环境政策和行动计划
林业部门总计划(1990-2010)
修订后的森林政策
尼泊尔生物多样性战略
森林租赁政策(2002年)1976
1988
1989
1993
1989
2002
2002
2002法令、法规
 私有森林国有化法规
森林法 
森林保护(特别安排)法 
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法
森林法(修正)
森林管理条例
缓冲区条例1957
1963
1964
1973
1993
1995
1996指导性准则社区林业指令
合作森林管理指南1994
2003来源:森林局

林业科研机构

       森林研究与调查局是尼泊尔重要的林业调查与科研机构,隶属于政府森林和土壤保护部的五个部门之一,主要从事森林与林业的研究与调查,并通过与国内、国际机构密切合作,为尼泊尔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提供知识与信息。森林研究与调查局下设有森林研究、森林调查、遥感和规划3个业务处室,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
       森林研究处负责开发、推广与自然和人工林管理有关的实用技术,以促进森林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生产力,并为不同地理条件筛选合适的造林树种和技术;此外,对混农林业、林木品种改良、森林利用、社会经济研究等领域也进行研究。
       森林调查处主要提供有价值和需要的统计资料,以规划中央、区域和地区各级的林业发展。
       遥感和规划处负责获取遥感数据,为森林调查、监测和制图提供支撑,并参与部门项目规划和预算编制。

林业教育体系

       尼泊尔的林业教育系统包括独立的林业学院,或与林业相关的农林学院和专业培训机构。

1、林业学院

       林业学院是尼泊尔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所完全致力于在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的机构,由尼泊尔政府推动于1947年成立,1972年并入特里布文大学。林业学院主要受到世界银行、国际发展署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技术和资金援助,分别在黑道达和博卡拉设有两个校区。
       1981年之前,林业学院仅设黑道达校区,并只提供了一项为期两年的林业证书课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自然资源管理者的培训需求,林业学院于1981年新成立了博卡拉校区,并推出了两个学术课程,即为期两年的林业技术证书课程(目前逐步被淘汰)和一个为期三年的林业理学学士课程,该课程在1995年逐渐演变成一个四年制的学术课程。2004年之后,开始提供林业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林业学院主要开设有森林管理、社区林业、农林学、生态旅游、公园和娱乐管理、环境科学、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土壤保护和流域管理、造林与森林生物学以及基础科学、人文科学等课程,提供林业理学、自然资源管理和农村发展理学、流域管理和理学硕士学位。目前,林业学院有专职教员24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和讲师21名),2个校区分别招收本科生80人和研究生20人;博士生培养项目侧重于林业科学研究。学院对所有对林业相关领域感兴趣的人开放,并通过精心设计教育培养项目来丰富教学和研究中的创造性,这也是该学院一贯以来的教育传统。

2、农林大学

       农林大学于2010年成立,是该国的第一所技术大学,校区位于尼泊尔的奇旺兰普尔。农林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农业、兽医、渔业、林业及相关学科的教育、研究和发展,目前有107名教学人员和255名辅助人员,有专业设计、专业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研究和推广等专业方向,提供林学学士、硕士的林业教育和培养项目。

3、加德满都林学院(私立)

       加德满都林业学院是特里布万大学附属的林业私立学院,设有40人的林业证书教育和50人的林学学士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1]  Acharya, K.P., Poudel, B.S., & Dangi, R.B. State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orts in Nepal. pp 163-201,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Research Organization IUFRO, (2008).
[2]  CBS.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2011, National Report.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epal, (2012).
[3]  CBS.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of Nepal, 2019.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epal, (2019).
[4]  Chaudhary, R.P., Uprety, Y., & Rimal, S. K. Deforestation in Nepal: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sponses. 335-372, Hazards and Disasters Series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Risks, (2016).
[5]  CNRM. Report on deforestation in Terai. 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Means, Legislative Parliament, Nepal, (2010).
[6]  M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Report. Ministry of Finance, Nepal (2018).
[7]  DFRS. Forest Resources of Nepal (1987–1998). Department of Forest Research and Survey, Nepal, (1999).
[8]  DFRS. State of Nepal's Forests. Forest Resource Assessment (FRA) Nepal, Department of Forest Research and Survey, Nepal, (2015).
[9]  DNPWC. Protected Areas of Nepal.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Nepal, (2018).
[10]  DoF. Communty Forestry Bulletine, (2074/75). 18th Volume, Department of Forests, Nepal, (2018).
[11]  FAO. Nepal Forestry Outlook.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2009).
[12]  MoEST: Third National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pal, (2006).
[13]  MoSTE. Nepal Earthquake 2015 Rapi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Nepal, (2015).
[14]  MoF. Economic Survey 2017/18. Ministry of Finance, Nepal, (2018).
[15]  MoF. Economic Survey 2018/19. Ministry of Finance, Nepal, (2019).
[16]  MoFE. Monitoring Report on Forest Land Provided to Other Use.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Environment, Nepal, (2018).
[17]  MoFE. National Forest Policy, 2019.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Environment. Nepal, (2019).
[18]  MoFSC. Forestry Sector Policy, 2000.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00).
[19]  MoFSC. Forest Encroachmen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2011.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11).
[20]  MoFSC. Understanding drivers and causes of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Nepal: potenti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REDD+.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14a).
[21]  MoFSC. Forest Policy, 2015.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15a).
[22]  MoFSC. Forestry Sector Strategy (2016-2015).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16).
[23]  MoFSC. Working policy on Use of National Forests for National Priority Projects.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2017).
[24]  MoSTE. Thematic Assessment Report on Land Degradatio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pal, (2008).
[25]  MoSTE. Nepal Earthquake 2015 Rapi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Nepal, (2015).
[26]  MPFS. Summary of the Programmes, Master Plan for Forestry Sector. Ministry of Forests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pal, (1988).
[27]  NPC. The 15th Plan Approach Paper (2076/77-2082/82). 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 Nepal, (2018).
[28]  NPC. Annual Development Program, Red Book 2075/76. 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 Nepal, (2018).
[29]  Poudel, R.B. Evaluation of Plantation Efforts in Nepal. pp 40-44, Hamro Ban, 2073/74, Nepal, (2017).
[30]  UNEP. Nep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200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hailand, (2001).

相关知识

温州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芷江侗族自治县“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
鹤壁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09年湖南林业发展报告
林业绿化范文6篇(全文)
河南省森林覆盖率达25.47% 预计今年林业产值超2300亿元
林业法律法规试题集
麒麟区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试行)
北京市房山区林业建设发展规划(2006年-2015年)
森林生态效益大全11篇

网址: 尼泊尔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8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态资源资产评估范例6篇
下一篇: 城市生态绿化大全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