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疫情仍在持续,回家过年与外出旅游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少人的春节安排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是疫情影响下的第三个春节,大家的春节消费计划如何?年终奖打算怎么花?年夜饭准备在哪吃?南都民调中心近日发起2022公众春节消费意愿调查,与往年同题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实地走访和电话采访广州23家餐馆及商超,于今日发布《2022公众春节消费意愿调查报告》,试图呈现公众春节消费意愿与消费方式。
报告显示:从总体消费意愿来看,春节消费支出增加成为常态,过半受访者认为过年给父母家用和买年货花钱最多。具体来看,在置办年货方面,受访者今年春节消费预算较往年有所增加,计划支出3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同比增加近两成;年夜饭消费意愿方面,受疫情影响,超九成受访者打算在家吃年饭,但上酒楼吃的比例较去年略有增加;出游打算方面,过年期间选择本地周边游的受访者较去年增加近一成,四成受访者打算爬山和泡温泉。
年终奖:
单身受访者倾向于自己存起来,已婚者选择交给配偶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每到这个时候,职场上班族最关心的事情,除了放假和车票之外,莫过于年终奖。今年你的年终奖打算怎么花?本次民调也调查了受访者的年终奖支配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95.83%的受访者透露今年自己会有年终奖,而且年终奖将用于多个方面:48.20%的受访者选择自己把钱存起来,41.46%坦言会把钱交给父母,31.21%表示会上交给配偶,还有30.55%选择自己花掉。
90后彭女士透露她今年的年终奖会有7000多块,因为目前还是单身状态,所以她打算把其中的4000块交给父母,剩余的自己花,比如交房租、买吃的之类。同为90后的琪琪与彭女士则稍有不同。琪琪表示年终奖可能会在一万块以内,她打算把其中的10%交给父母,剩下的自己存起来。对此,琪琪表示:“自从疫情发生后,我的消费观念有一定转变,存钱很关键,会尽量减少非必要支出。”
有趣的是,不同年龄段、不同婚恋状态的受访者的年终奖支配计划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90后、00后更多会选择自己存钱,80后、70后则选择“充公”,把钱交给配偶。目前处于单身无孩状态的受访者更乐于存钱,比例达到六成;单身有孩的受访者选择花掉年终奖的比例更高,占41.67%;已婚人士更倾向于把年终奖交给配偶,选择比例均超过四成。
总体预算支出:
五成半受访者认为给父母家用和买年货花钱最多
“没结婚的时候,过年回家只要带一张嘴就可以了,走亲访友空着手也没事,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过年掺杂了更多的人情世故。”90后邹先生颇有些感慨,前几天他和妻子认真地算了一笔账,预计今年七天春节长假要花出去的钱超过2.5万元。红包方面,他预计要花1.6万元,其中双方父母的红包加起来要一万块,大家庭有6个孩子,邹先生打算每人给1000元,加起来就要给6000元。年货方面,零食、孩子的新衣服和玩具等等,加起来也要近3000块。另外,走亲戚还要送礼,一家一份礼,一份按300块来算,夫妻两边的亲戚加起来估计也要5400多块。还有朋友打算在春节期间结婚,夫妻俩还要给1000块份子钱。面对如此高的开销,邹先生无奈地摊了摊手。与邹先生情况类似的人还有不少,调查中,相当多的受访者都反映春节开销大,花的钱一年比一年多。
不难发现,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期间的高消费行为渐成常态。而在诸多春节消费支出中,57.87%的受访者认为给父母家用是开销“大头”,其次是买年货、礼品,占56.45%;人情红包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选择的受访者占50.85%。交互分析发现,70后受访者认为自己今年春节花钱较多的买年货,80后受访者认为派红包、给孩子生活费将会是今年春节的主要开销,90后受访者给父母家用支出更多。
置办年货:
预算超3000元受访者同比增近两成
置办年货是百姓家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年货种类繁多,林林总总,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玩的、供的、送的……结合往年同题调查结果,发现食品、季节性物品仍是公众年货消费的主流。首选食品果蔬、喜庆用品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9.73%、52.85%,其次是服装鞋帽、年花年桔等,分别占49.24%、47.34%。但值得注意的是,跟去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上述四个方面的选择比例均有所下降,而选择置办保健用品、数码家电等年货的受访者越来越多,增加比例分别在10%、5%左右,说明健康消费、智能消费正成为年货消费增长点。
在置办年货的总预算上,总体而言,公众的支出逐渐增加,消费力强劲。今年年货预算在3001元以上的受访者最多,占62.81%,而去年超3000元的受访者仅占45.09%;总预算在3001-5000元、5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区间的受访者分别增加了约10%、4%、3%。不同年龄层的人年货消费计划各不相同,其中80后最舍得花钱,年货支出在3000元以上的80后受访者将近70%,超过其他年龄层。
而在置办年货的方式上,网购成为极其重要的消费渠道。89.09%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会参加网购平台的年货节,其中“正打算买”的受访者占45.45%,“已经买了”的受访者则有43.64%。对此,有受访者表示,平常已经习惯了网购生活,置办年货网购即可;还有受访者表示,临近年关,工作反而更忙了,没时间外出采购,只好网上置办了;一些受访者也表示年货节有满减优惠,可以省下一些钱。
年夜饭:
九成受访者选择在家吃,单人份盆菜受欢迎
受疫情影响,今年公众打算哪里吃年夜饭呢?调查发现,92.5%的受访者打算在家吃年夜饭,其中54.84%的受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16.70%的受访者打算点年夜饭外卖,选择家庭个性定制私厨上门的受访者占12.14%,打算在朋友家吃年夜饭的受访者则有8.82%。不过,在家吃年夜饭也出现一些新的消费趋势。选择点年夜饭外卖的受访者逐年增加,由2020年的3.98%增至今年的16.70%。
谈及原因,遵守防疫规定、减少聚集是影响受访者选择在家吃年夜饭的主要原因,占比为62.97%;47.28%的受访者则认为在家里吃更自在、热闹,还有42.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购买食材,用料更放心。
90后田先生因为老家有疫情,今年只能选择在广州过年,不过受疫情影响,他不打算外出吃年夜饭,想在家自己做一顿好吃的。“我对自己厨艺比较有信心,已经提前跟几个朋友同事约好了,到时候都来我家吃年夜饭,我下厨,到时候他们来给我打下手。”田先生笑了笑说。与田先生计划类似的还有小马。他也打算邀上两个朋友,自己下厨弄一顿,“在家吃更自在,还能谈天侃地的,也更节约成本,三个人就600块左右。”小马表示。不过,独居的欧阳先生因为厨艺不佳,就打算买烧腊或者半成品的快手菜,一人份的那种。
春节监近,部分商超顺势增推单人份预制菜,颇受消费者欢迎。1月18日,研究员在永旺高德置地店、盒马鲜生广武广场店留意到,店内有销售一人份的盆菜,价格普遍不超过50元,较为便宜。据永旺工作人员表示,单人份盆菜目前已销售一百多份,销量比预期要好。盒马店员也表示,平常也有卖单人份盆菜,临近春节,销量增加,单人份盆菜成了店内热销之一。
永旺高德置地店单人份盆菜销量比预期要好。
上酒楼吃年夜饭受访者仍不到一成,但同比有所增加
与疫情前相比,当前选择上酒楼吃年夜饭的受访者仍是较少,仅占7.5%;但与去年(4.61%)比较,今年上酒楼吃年夜饭的受访者有所增加。谈及原因,45.57%表示去年是自己做,今年就想在酒楼吃;“菜式丰富、味道好”“热闹、气氛好”也是受访者打算上酒楼吃的原因,均占37.97%。
今年酒楼年夜饭预订量增加的现象,也得到了不少餐馆的证实。研究员实地走访和电话采访了广州21家大中型餐馆,了解到不少老字号酒家的座位早已被订满,如新斗记•新派粤菜高德置地店、北园酒家、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等。多家餐馆工作人员反映,顾客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咨询和预订年夜饭,甚至有不少人从去年的八九月就开始预定,目前包厢都被订满了,第一轮也基本被预订完了。稻香酒家太阳新天地店、炳胜品味黄埔大道西店、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等工作人员告诉研究员,相比去年,今年预订年夜饭的顾客还是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定金方面,多为200、300、500元。因疫情反复,不少人也较为关心定金退款事宜。对此,研究员了解到,相比去年,选择不退定金、留作日后消费抵扣的餐馆更多了。如果是因为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去年仅有4家餐馆表示不退定金,但今年有14家餐馆表示不退,仅可留作日后到店消费抵扣,比例超六成。如南园酒家、北园酒家、泮溪酒家去年均表示因疫情等因素可退定金,今年则表示不可退,但可用于未来消费抵扣。
近七成受访者年夜饭聚餐人数在6人内
家人齐聚一堂吃年夜饭是春节的传统习俗。近日各地提倡就地过年,且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当问及受访者家庭今年年夜饭的聚餐人数时,68.79%受访者表示6人以内;其次是7-10人左右,占比为25.62%。交互分析发现,打算上酒楼吃年夜饭的受访家庭聚餐人数在7-10人左右,对于在家吃年夜饭的受访者来说,聚餐人数主要在4-6人。对比去年的同题调查数据,表示今年聚餐人数在4-10人的受访者比例略有增加,而聚餐人数11人以上的选择比例略有下降。对于春节聚餐计划,57.12%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会有聚餐聚会计划,但会控制聚集人数和次数,这一比例比去年多了12%左右。
当问及今年年夜饭预算较去年有何不同时,超五成受访者表示与去年基本持平;此外,有32.07%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年夜饭预算较去年有所增加。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认为增加的受访者更多了,增幅达12%,而认为基本持平或减少的受访者则有所下降。
春节出游:
计划本地周边游受访者同比增近一成,半数出游者不打算出省
面对国内外疫情的双重风险,多地发布春节出行提醒,建议市民合理安排行程,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尽量避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对此,调查中有29.0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今年春节不打算出游,但也有62.8%的受访者表示有春节出游计划,其中35.67%的受访者打算在本地及周边游玩,比去年(26.93%)多了9%左右。交互发现,目前所在地在北上广深的受访者春节更愿意来一次本地及周边游,选择比例占42.63%。由此可见,市内游将会是今年春节旅游的主要增长点,带动春节消费。
对于打算出游的受访者而言,今年春节出游首先考虑非必要不跨省出行,选择的受访者占50.13%;其次是避开疫情中高风险区,占46.93%;37.97%认为假日期间要错峰出行,还有各三成人认为要少去人流密集场所,密切关注出行天气,以及带齐防疫消毒物品。
受访者有上述的考虑,这或许与多地发布的春节出行提醒有关。以广州疾控日前发布的“元旦春节疫情防控五大温馨提示”为例,其中提及:“近期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旅居史的,须于12小时内主动向社区(村)或小区、单位、酒店宾馆报告,并配合各项健康管理措施。出行外省市返穗后,24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结合近期多地出现的本土疫情,为避免假期出现更多变数,减少麻烦,公众今年出行可能会优先考虑不跨省。
出游预算减少,四成受访者打算爬山泡温泉
而在春节出游预算方面,调查结果显示,32.49%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出游预算在1001-3000元;其次是3001-5000元,占26.74%;还有22.06%的受访者出游预算在1000元以下,尤其是有本地及周边游计划的受访者。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少受访者的出游预算有所下降。2021年仅有9.07%的受访者出游预算是在1000元以下的,但今年这一比例升至22.06%;2021年有73.04%的受访者出游预算在1001-5000元之间,但今年该区间受访者减少了15%左右。
进一步追问打算出游的受访者的游玩活动,爬山、泡温泉、逛景区是主要游玩项目,分别占比为41.58%、41.18%、41.04%;还要不少受访者打算去海边、体验当地节日习俗,选择比例分别为36.76%、34.49%。对比不同年龄段,80后受访者更喜欢逛景区或去海边,90后受访者对泡温泉更感兴趣,00后更倾向爬山。
消费提醒
办年货、吃年夜饭、出游请谨记防疫安全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限于本土疫情,公众对于今年春节出行、集体外出消费存有较大的担忧,担心疫情进一步影响个人计划、生活秩序。但一些细微的数据变化,如上酒楼预订年夜饭的比例比去年略多、聚餐聚会计划变多、市内游火热等,也从侧面说明,担忧归担忧,防疫要继续,正常的生活也要继续,越来越多的人愈发习惯疫情之下的消费模式,懂得如何在防疫大环境下逐步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过,在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同时,南都民调也建议公众假期期间做好防疫保护,理性消费。一是网购年货虽然方便、优惠多,公众仍需留意价格陷阱和促销套路。消费者可以从多方面对比考虑,如购买平台、不同时间段、商家口碑等方面。第二,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春节,选择实体商店办年货、有出游打算的公众,须做好个人日常防护,错峰出行。最后,打算聚餐聚会的公众,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间隔就座,减少聚集。
样本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1月7日至14日展开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1054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有62.43%,女性受访者有37.57%;从年龄段来看,10.72%为00后,46.68%为90后,31.97%为80后,10.62%为70年代及之前出生;从恋爱状况来看,50.66%的受访者为已婚已育人士,49.33%的受访者为未婚人士;就受访者所在地而言,25.33%的受访者目前在其他省会直辖市,其次是地级市、北上广深,分别占23.91%、23.81%。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消费生活监测榜第108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麦洁莹 李伟锋 涂长芳 沈红媛
实习生 伍咏欣 吴昊 彭静茹
相关知识
超九成受访者感到运动健身正成为生活新时尚
九成祭奠者改为献鲜花
今年沈阳九成医疗机构设老年绿色通道
九成新手都不知道如何决定精油浓度
花椰菜干炒五花【淬酿开运年菜】的做法
新春走基层|深圳报刊亭变“口袋花市”,创意年货抢滩上架
一些企业在年终奖发放上玩“花活”
理财师:春节大假 你的年终奖花在了哪儿?——中新网
情人节进口玫瑰一支炒到近百元,广州九成玫瑰国产却低价,到底差在哪?
直击亚洲最大鲜切花市场:九成鲜花批发夜间拍卖,红玫瑰涨价50%,百合价格翻一倍!
网址: 九成半受访者有年终奖,九成选择居家吃年夜饭,预制年菜走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0356.html
上一篇: 《罗马的故事 |
下一篇: 法庭印象·议堂法庭丨人民调解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