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大学植物园 Universität Botanischen Garten建于1754年,由玛丽亚·特蕾莎皇后在她的私人医生热拉尔·范·斯威滕的建议下创建。在第一任园长罗伯特·劳吉尔(1722-1793)的时代,这个花园主要是医学和药学学生的学习场所。 第二任园长,热情的植物学家尼古拉斯·约瑟夫五世 Jacquin
(1727-1817年)建造了第一批温室,扩大了户外植物收藏,并按照当时流行的林奈系统对植物进行了分类。之后,在他的儿子和继任者约瑟夫·弗朗茨·V·雅克(1766-1839)的领导下,巴洛克式的花园得到了显著的扩大。甚至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前,园长Stefan Endlicher(1804-1849)就开发了一种基于血统的植物“自然系统”。 他的想法在他去世后由花园总监爱德华·芬兹
(Eduard Fenzl,1808-1879)实施,今天仍然可以在英国风景园林风格的系统组中找到。1971年植物园向游客开放。
网址:https://botanischergarten.univie.ac.at/
维也纳植物园主入口
植物园现在是维也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核心设施,隶属于植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系。维也纳大学植物园是一个英式景观花园,其独特的植物收藏包含了濒危物种、外来物种和本地植物群的代表,有来自六大洲的大约11500种植物,里面有一个木本植物收藏、一个潘诺尼亚草原景观、温室等等,特别重要的是研究和特别收集凤梨、兰花、咖啡植物、仙人掌和其他肉质植物,用于科学家研究和培训学生。植物园也是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里有130种不同的野生蜜蜂和64种鸟类。 对于游客来说,花园也是城市中心的绿色绿洲。
维也纳植物园平面图
植物园的收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天南星科(119 属,6,450 种)
超过 1,200 个种质,约 500 个分类群,来自约 70 个栽培属,专注于块茎形成分类群;分类学和授粉生物学研究。
2、凤梨科(59 属,2,975 种)
超过 3,000 个种质,来自约 50 个栽培属的约 1,000 个分类群,重点是凤梨科;用于分类、系统和系统发育研究。
3、羊茅属Festuca (430 种)
大约 170 个种质,39 个种和 7 个栽培品种;专注于直接野生来源的中欧物种;花卉生物学、形态学、细胞学和系统/分类学研究的基础。
4、苦苣苔科(151 属,3,525 种)
约 90 个种质,来自约 30 个培养属的 60 多个分类群;重点:旧世界物种;形态学、细胞学和系统研究;濒危物种生态学研究。
5、兰科(约 26,000 种)
属的特殊集合石豆兰(1800种)和Pleurothallis(550种);这些藏品用于系统系统发育背景下的分子和形态学研究,以及用于Bulbophyllum属的 CITES 清单的工作。
6、茜草科(约 576 属,约 12,000 种)
来自 70个属的 190 个分类群的约 150 个种质;该集合是系统、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以及关键分类群修订的基础;与位于梅斯的比利时国家植物园进行了频繁的收藏品交流。
7、蛇纹石植物群
约 40 个种质,约 30 个文化分类群,在奥地利的不同蛇纹石地点收集。花园的南部有一个展示组,展示了来自这个特殊地点的部分高度专业化和稀有的类群。与“潘诺尼亚群”类似,植物园中的蛇纹石植物群代表了一些高度濒危物种的迁地基因库,其种群动态可以在蛇纹石群中进行研究。
8、潘诺尼亚平原植物群Pannonian
大约 220 个分类群,大约 340 种不同类型的奥地利东部(潘诺尼亚植物群省)干燥植被的种质。Pannonian展示组位于花园的南部。希望引起人们对国内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威胁的关注。此外,它代表了几个濒危物种的异地基因库,可以在展示组中研究其种群动态。
植物园网站建有石豆兰图片数据库(3000多种)、植物园植物数据库(http://www.jacq.org/)和孢粉学数据库(4434种,1774属,35185张图片)。
植物园组建了植物之友协会,每年 4-5 次邮寄有关植物研究所活动、花园特色、其他有趣信息。每年2-3次温室导览,组织植物园特别之旅和维也纳周边导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