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

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

《地理学报》 2013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戴君虎   王焕炯   葛全胜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中国温带季风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春季霜冻常对该地区的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害。本文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12个站点的物候观测数据和对应站点气象资料,应用物候模型方法,对1963-2009年各站点的霜冻频次和多种木本植物的始花期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在花期的霜冻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63-2009年,研究区内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始花期分别以-1.52天/10a(P<0.01)和-2.22天/10a(P<0.01)的速度提前。在同一时段,研究区春季霜冻日数显著减少,终霜冻日显著提前。综合考虑花期和霜冻频次的变化,霜冻风险指数,即木本植物花期受到霜冻的物种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在东北地区以-0.37%/10a的速度降低(不显著);而在华北地区,霜冻风险指数则以-1.80%/10a的速度显著下降(P<0.01)。这表明过去半个世纪研究区植物花期霜冻风险在降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该结论可为农业和森林管理者制订应对春季霜冻害的决策提供参考。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凛然;人类世科学与中国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3年12期 2 张玉洁;张爱英;董颜;宋甫;基于气温订正的北京山桃花花期预测改进[J];陕西气象;2023年01期 3 LI Cheng;ZHUANG Dafang;HE Jianfeng;WEN Kege;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remote sensing phenology of vegetation and its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change of boreal forest in tundrataiga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Eastern Siberi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23年03期 4 丘建煌;张国武;张沛健;刘学锋;黄敏;基于积温的蓝花楹开花物候期预测模型构建[J];桉树科技;2023年02期 5 温智虹;邓国荣;赵建军;张洪岩;郭笑怡;大兴安岭植被变绿速率对霜冻的响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年05期 6 王敏钰;罗毅;张正阳;谢巧云;吴小丹;马轩龙;植被物候参数遥感提取与验证方法研究进展[J];遥感学报;2022年03期 7 彭九慧;王多;童俊;杨庆红;基于GIS的承德市终霜冻灾害等级划分与风险区划[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年03期 8 邱美娟;刘布春;刘园;王珂依;庞静漪;张晓男;贺金娜;中国北方主产地苹果始花期模拟及晚霜冻风险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21期 9 谭静;陈正洪;肖玫;武汉大学樱花花期长度特征及预报方法[J];生态学报;2021年01期 10 范辽生;金志凤;王培娟;黄海涛;杨军;朱兰娟;物候模型支持下的杭州市春茶霜冻害时空变化及风险区划[J];生态学杂志;202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国荣;北方森林春季物候对昼夜温度的响应及反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2 红英;内蒙古极端气候变化对植被物候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3 程敏;基于遥感监测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D];南京大学;2019年 4 梁晓燕;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20年 5 邓晨晖;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地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响应[D];西北大学;2018年 6 安佑志;基于遥感的中国北部植被NDVI和物候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阳;风云极轨卫星植被指数数据质量评估与应用[D];兰州大学;2023年 2 丘建煌;不同地区蓝花楹生长开花差异性分析评价[D];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 3 蔡宝坤;基于数字标本对绿绒蒿属植物花期变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4 徐洁;浙江省茶树春霜冻害风险综合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5 温智虹;大兴安岭气候和霜冻变化对植被变绿速率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6 张文霞;1960-2016年中国绿洲胡杨不同生长季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鹏远;内蒙古地区近65年来紫花苜蓿低温冷冻灾害的时空动态[D];内蒙古大学;2018年 8 李娜;山西霜冻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9 罗瑞敏;休眠期增温、增雪对黄土高原封育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0 陈静茹;东北50种植物开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phenophase changes of Fraxinus chinensis in China from 1952 to 2007[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06期 2 王秀萍;任国玉;赵春雨;于德华;近46年大连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冻期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6期 3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1期 4 马柱国中国北方地区霜冻日的变化与区域增暖相互关系[J];地理学报;2003年S1期 5 陈乾金,张永山华北异常初终霜冻气候特征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君虎;王焕炯;葛全胜;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J];地理学报;2013年05期 2 马柱国中国北方地区霜冻日的变化与区域增暖相互关系[J];地理学报;2003年S1期 3 符晴;韩璐;任可;吕春艳;谢仁波;印江县霜冻变化特征分析及农业气象服务建议[J];南方农业;2023年16期 4 李旸;李晖;孔雪;贾翔宇;王通;隰县花期霜冻特征及一次极端冻害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04期 5 李丙智;王俊峰;李永焘;遭遇霜冻,我们应该怎么做[J];西北园艺(果树);2018年06期 6 苗天文;贾云兵;许长领;刘琴;葡萄萌芽后霜冻的预防与冻后管理[J];西北园艺(果树);2024年02期 7 凯比努尔·司坎旦;哈密市果树春季霜冻的预防措施[J];新疆林业;2024年03期 8 秦俊灵;沈瑞珊;李琛;石新丽;张唯;沧州地区春霜冻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年07期 9 马文迪;乌海市春霜冻气候变化特征与气候背景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年21期 10 王子一;安红善;岳振铎;巩宪伟;1986—2020年四平市霜冻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202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国;广西冬季重大霜冻天气过程特征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吴兴国;高安宁;陈业国;广西异常霜冻天气过程特征指数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钱锦霞;武捷;1951—2008年太原市霜冻发生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吴伟光;李理;王宏;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区近48年霜冻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5 姚丽娜;尹东屏;张静;陈曲;江苏霜冻预报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俊;蒯志敏;孙丹;姚琼;枇杷霜冻气象指标建立及防御适用技术初探[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7 吴建成;陈锦鹏;杨锡琼;漳州市霜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形成机制变化与监测预测及其影响评估[C];2018年 8 王延春;薛武堂;闫慧;徐智敏;钟声;晚春霜冻对冬小麦影响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9 赵淑芳;慈航;陈连侠;张立文;崔晨;近40a枣庄霜冻变化特征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6年 10 吴幸毓;林毅;陈文键;何小宁;福建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耀辉;基于高时空遥感和花期物候信息的苹果霜冻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2 戴飞;大麦耐低温种质资源筛选和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汪志辉;‘不知火’杂交柑果实霜冻害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哲;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气候风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 2 牛新赞;基于风云系列卫星的果树霜冻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莹;江苏省冬小麦春霜冻的发生规律及预报预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马琼;1980-2014年黄土高原霜冻时空变化及冬小麦晚霜冻危险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芳;马铃薯耐霜冻能力鉴定以及低温处理下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郑楠;“果树晚霜危害预警和防控关键技术”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 7 畅绍宇;基于STM32的移动霜冻实验箱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方民族大学;2020年 8 李蓓茹;基于物联网的山地苹果霜冻防护系统研究与设计[D];延安大学;2022年 9 刘晨晨;风云卫星地表温度反演及其在霜冻监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萍;冬小麦品种抗霜冻能力鉴定及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新;加强霜冻防范 力夺秋粮丰收[N];农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朱君凤 雒璇 张晓煜;霜冻防御出实招 贺兰山下果园成[N];中国气象报;2023年 3 本报记者 徐菲远;勃艮第产区再遇霜冻[N];华夏酒报;2019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徐双双;美豆将迎霜冻 豆油或跟“风”[N];粮油市场报;2019年 5 特约记者 柏斌 杨承龙;霜冻致昆明部分树种受灾严重[N];中国花卉报;2018年 6 记者 张平良;孙雪涛在成县检查调研霜冻损失及产业培育等工作[N];陇南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赵晓妮 段昊书;把霜冻线画得更准确[N];中国气象报;2016年 8 庆阳市气象局 焦美龄;霜冻的预测及防御[N];陇东报;2010年 9 记者 赵春光;全力以赴防抗霜冻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N];延安日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李哲;广西霜冻再次扮演糖市救命稻草[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知识

1963
苹果主产区花期推迟!谨防花期低温冻害风险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苹果主产区花期推迟 谨防花期低温冻害风险
中国近2500年来植物重花历史记录之物候研究(续)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大部分产区苹果花期较常年持平或偏晚 甘肃山东等产区需防范花期冻害风险
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贵阳木本植物始花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pdf

网址: 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6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这份76年的武大樱花数据,记录了
下一篇: 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