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
. z
学习中心 197
学习中心名称: 江都教师进修学校 含钙、钾、硼元素的肥料,使枝梗坚硬、疏导组织兴旺,能抵抗病虫害侵袭。另外适当控制灌溉可防止枝梗细软下垂。
1.2采收期
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切花的欣赏寿命。采收时期应适宜,在能保证开花的前提下,应尽早采收。不同的种和品种采收期不同。如月季采收过早则花茎易弯;非洲菊早采则茎中不空,影响采后水分的运输。人们经过实践摸索,已总结出一些花卉的适宜采收期:六出花,花序上有4~5朵花开放时;香豌豆,花序开1~2朵花时;安祖花,佛焰苞充分发育时;仙客来,花翻开后;非洲菊,花朵完全翻开时。
在满足采收后能开花的前提下,有些花在蕾期采收,也能较好开花,花卉的欣赏期也较长。但香石竹采收时花蕾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开花度。目前,蕾期采收多用于香石竹、鹤望兰、满天星、郁金香、金鱼草等。
1.3分级
-
. z
经预处理后的鲜切花即可进展分级。分级是指将鲜切花采后,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归入不同等级的操作过程。将采切后的鲜切花按相应的等级标准进展规*分类,是鲜切花进入正规市场和进展拍卖的根底。但是目前现有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也不尽一样。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开展,质量标准将会逐步完善和统一,2000年中国公布了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的国家标准。
2. 预处理
在包装贮运前,采切后的鲜切花经整理后应及时放入水中或预处液中进展预处理。它可以改善开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使蕾期采切的花枝正常开放;保证运输或贮藏后的开放品质,从而为延长供花期创造有利条件。不同种类的花卉各有其最适宜的预处理液,主要成分是糖,其浓度常数倍于瓶插液,如唐菖蒲、非洲菊为20%,香石竹、鹤望兰、满天星为10%,月季、菊花为2%~5%;此外,还配以相应的杀菌剂。在预处理期间的温度、光照条件也很重要,一般为光照1000 1*、温度20~27℃,相对湿度35%~80%。预处理对鲜切花的长途运输极为重要,它可以减弱花对乙烯的敏感反响。
韩劲等试验说明,经过预处理液处理的百合切花寿命得到明显延长。Ranwala-AP等研究证明,用赤霉素对3种亚洲百合切花进展预处理,能够延长切花的寿命,并减少叶片黄化的机率。
3. 预冷
预冷的目的是除去田间热,降低鲜切花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降低蒸腾作用,减少鲜切花皱缩和凋谢。鲜切花采收时,体温与环境气温接近,有时可高达40℃以上。高温对切花贮藏和运输极为不利。实验说明,花卉采收后如不迅速除去田间热,在20℃常温下放置天,相当于减少花卉在适宜贮藏温度条件下5~7天的贮藏寿命。因此,花卉采收后,在进入冷库前的24小时内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将其所携带的田间热除去。
-
. z
预冷的方法有接触冰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和冷水预冷等。其中真空预冷具有降温时间快(一般只需20~30分钟)、效率高、降温均匀、不受包装影响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花卉这类外表积与体积比大的产品的预冷。它的缺乏之处在于初投资费用高,且在预冷过程会造成花卉失水。为防止花卉失水,可在预冷过程中进展喷雾或在预冷之前对其进展吸水、喷水处理。高俊平等开发出真空预冷与茎基吸收预处液相结合的保鲜技术,可以同时到达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和吸收保鲜剂的三重目的,并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过程,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技术。
4. 贮藏过程中的保鲜
4.1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是目前应用较成熟的技术,可使花卉生命活动减弱、呼吸减缓、能量消耗减少、乙烯产生受抑,从而延长花卉的欣赏期,并保持较好的品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花卉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病菌的侵袭。据实验显示,在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0℃的条件下,菊花可以存放30天,温度为2℃时可存放14天,20~25℃时仅可存放7天。各种切花对温度要求不同,贮藏温度偏高不利于切花贮藏,温度过低则会引起切花冷害。一般来说,热带及亚热带的花卉贮藏温度偏高一些,多在5~15℃;温带的花卉贮藏温度要低一些,多在0~4℃。常见的切花如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的贮藏温度都在这一低温*围内。花卉一般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鲜切花的冷藏依据其特性可以分别采用干冷藏或湿冷藏。干冷藏即在贮藏过程中不提供任何补水措施,仅把鲜切花严密地包裹在箱子、纤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切花采后生理变化与保鲜
中国切花采后生理与技术研究近览
主要切花采后运销综合保鲜技术
切花采后生理与采后处理.pdf
梅花切花采后催花及保鲜技术研究
鲜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概述(一)
切花采后品质调控的遗传基础与遗传改良技术(上)
切花采后有哪些生理变化
荷花采后与插作中的3个花材保鲜技术
山茶花切花采后生理特性研究

网址: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53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知识
下一篇: 采花保鲜需要注意什么? 爱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