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野豌豆族:野豌豆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野豌豆族:野豌豆


蝶形花亚科—野豌豆族(下):野豌豆

4.野豌豆属

野豌豆属(学名:Vicia),是蝶形花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00种,产北半球温带至南美洲温带和东非,为北温带(全温带)间断分布,但以地中海地域为中心。我国有43种5变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西北、华北、西南较多。



(1)形态特征

茎细长、具棱、但不呈翅状,多分枝,攀援、蔓生或匍匐,稀直立。多年生种类根部常膨大呈木质化块状,表皮黑褐色、具根瘤。

偶数羽状复叶,叶轴先端具卷须或短尖头;托叶通常半箭头形,少数种类具腺点,无小托叶;小叶有2-12对,长圆形、卵形、披针形至线形,先端圆、平截或渐尖,微凹,有细尖,全缘。

花序腋生,总状或复总状,长于或短于叶;花多数、密集着生于长花序轴上部,稀单生或2-4簇生于叶腋,苞片甚小而且多数早落,大多数无小苞片;花萼近钟状,基部偏斜,上萼齿通常短于下萼齿,多少被柔毛;花冠淡蓝色,蓝紫色或紫红色,稀黄色或白色;旗瓣倒卵形、长圆形或提琴形,先端微凹,下方具较大的瓣柄,翼瓣与龙骨瓣耳部相互嵌合,二体雄蕊9颗,雄蕊管上部偏斜,花药同型;子房近无柄,胚珠2-7,花柱圆柱形,顶端四周被毛;或侧向压扁于远轴端具一束髯毛。

荚果扁 (除蚕豆外),两端渐尖,无 (稀有) 种隔膜,腹缝开裂;种子2-7颗,球形、扁球形、肾形或扁圆柱形,种皮褐色、灰褐色或棕黑色,稀具紫黑色斑点或花纹;种脐相当于种子周长1/3-1/6,胚乳微量,子叶扁平、不出土。

(2)主要价值

该属植物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在农业上可以作为优良牧草、绿肥、食用及观赏用。饲用价值高,用作青饲、放牧、调制干草或青贮都可以。但该属其种子中含有氢氰酸,作精料时,须加蒸煮,浸泡等处理后,再饲喂。也可以作为早春蜜源植物或水土保持植物;有些种类嫩时可食,有些为民间草药;少数种类花果期有毒;自2000年来该属植物的凝集血素用于体细胞调控、分离等细胞遗传实验情况,国内外均有报导。

(3)野豌豆

野豌豆(学名:Vicia sepium)为豆科野豌豆属的植物。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及中国西北、西南各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亦有。生于海拔1000-2200米山坡、林缘草丛。

①产地生境

野蜿豆是一种旱中生细茎豆科牧草,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的亚优势种,在山地草旬草地中也见有伴生。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在质地疏松、有机质较丰富的山地黑钙土和山地暗栗钙土上。在阿尔泰山西部海拔1200-1600米的平缓坡地,它做为亚优势种与欧亚绣线菊、黄花苜蓿、无芒雀麦共同组成山地灌丛草甸草原草地,伴生植物有细叶早熟禾、草原蓼、千叶蓍等,草本层生长繁茂,高40-55厘米,盖度60-90%。在海拔1200-2000米的林缘、林间空地它也常伴生于由中生禾草和杂类草组成的山地草甸草地中。在天山北坡的中山带也见有生长,但数量较少。在灌木林缘亦生长良好。在化香树、栎树(Quercus sp.)高灌丛的林缘地带及小果蔷薇、金樱子等刺灌丛林下,野跪豆能生长良好。

②生长习性

野琬豆通常于4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开花,7-8月结实,9月底枯黄。在中国贵阳市花溪区,野琬豆秋播生育期为242天,春播生育期为118天。野疏豆抗冻性较强,冬季能缓慢生长,整个生长期中表现了较高生长能力。在秋播与春播条件下,均表现出随气温增高,生长势加强的趋势。总的说来,野琬豆生长势比较强,现蕾期比同属植物要早约10天左右。

③主要价值

饲用:植株柔软,枝繁叶茂,营养价值高,青草或干草均为各类家畜喜食,属优等牧草。

食用:幼苗和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嫩荚果可煮食或炒食,成熟种子可煮粥或磨面食用。

药用:叶及花果入药,有清热、消炎解毒之效。

观赏:植株秀美、花色艳丽,可作观赏花卉。

(4)蚕豆

蚕豆(学名:Vicia faba)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



①种植历史

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

蚕豆种植历史很悠久,被驯化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其考古学证据可追溯到10世纪。即使蚕豆是广泛种植的作物,但其起源错综复杂。一些人认为蚕豆经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中国通过美索不达米亚传播到安纳托利亚,然后传播到欧洲。

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最早关于蚕豆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广雅》中出现胡豆一词,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蚕豆在中国多数省份都有种植,长江以北以春播为主,长江以南以秋播冬种为主。中国蚕豆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面积约1400万亩,同时云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400多万亩鲜销蚕豆。

世界上大约有45个国家种植蚕豆。据FAO统计数据可知2014年度在世界上蚕豆种植面积为212.1×104公顷,产量403.5万吨,主要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分别占世界蚕豆的33.07%、20.89%、9.00%。中国蚕豆生产居世界之首,种植面积70.2×104公顷,占世界的33.7%。产量142.9万吨,主要省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青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蚕豆的需求也呈多样化。

②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主。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主要产自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宁波、张家口、青海和甘肃所产蚕豆是中国四大名贵蚕豆品种。

③主要价值

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世界上种植蚕豆的有40多个国家,集中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中国有40多个栽培品种,本世纪50年代产量居世界第一,年产30亿公斤以上。作为粮食磨粉制糕点、小吃。嫩时作为时新蔬菜或饲料,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

蚕豆既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又在耕作制度中具有多种用途—豆类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属于经济增收作物。

④加工应用

蚕豆用途非常广泛,可食用,肥用,饲用,主要是食用。新鲜蚕豆可直接烹饪食用,或加工成蚕豆制品。蚕豆制品是指以蚕豆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制作或者精炼提取而得到的产品,它们一般也具有蚕豆相应的丰富的营养价值,某些蚕豆制品的营养成分甚至比蚕豆本身更加全面。传统的蚕豆制品一般包括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种类多样,如五香豆、凉粉、粉皮、豆瓣沙等。发酵豆制品一般包括豆瓣酱、豆瓣辣酱、酱油、甜面酱等调味品,如四川郫县豆瓣。

a.食品

食品加工是蚕豆加工的主要形式,传统方法是去除单宁、植物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β-糖苷等抗营养成分及种皮等不宜食用部分,改善蚕豆食用品质,提高方便性,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工业技术可将蚕豆制作成风味食品,如添加茴香、盐、味精、八角等不同搭配调味料煮制,加入安全稳定的保护液,可制成种类多样的卤水蚕豆;蚕豆经膨化后加入盐等制成香脆可口的休闲膨化食品。蚕豆经浸泡、磨浆、沉淀等工艺流程可分离蚕豆淀粉,分离淀粉后的下脚料还可综合利用,如浆水可提取植酸钙镁、多种蛋白质,蛋白质通过酸水解可提取氨基酸,浆水还可用来大规模培养有益藻类和微生物。此外,豆渣可用于酱油、白酒酿造。

b.饲料

蚕豆还可作为养殖业饲料的原料。在淡水养殖当中,通过实验方法从蚕豆中提取蚕豆甙,然后将蚕豆提取物与鱼粉、豆粕、棉粕、菜粕、大豆油、磷酸二氢钙及氯化胆碱等多种原料配制成饲料,用于喂养草鱼,其对于草鱼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草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有蚕豆或蚕豆提取物的饲料进行喂养,草鱼的生长情况明显比使用普通饲料的草鱼更好,充分说明了蚕豆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

(5)歪头菜

歪头菜(学名:Vicia unijuga)为豆科野豌豆属的植物。中国产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区域。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①生长环境

歪头菜喜阴湿及微酸性砂质土,在棕壤、灰化土,甚至膺薄的沙土上也能生长。生于低海拔至4000米山地、林缘、草地、沟边及灌丛,其生态适应性能良好。

②主要价值

药用:夏、秋季采收歪头菜全草,晒干即可药用。具有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体虚浮肿,气滞胃痛等病症。外用可治疗疖肿毒。

食用:歪头菜种子含淀粉超过40%,且含多种氨基酸,是酿酒、造醋的优质原料之一。也可将其种子磨粉食用。歪头菜幼苗及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其幼苗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

园林:歪头菜植株秀丽,花序硕大成串,花蓝紫色或蓝色,花色艳丽,花期长,是优良的夏季观花、城市绿化观赏植物,亦可用作地被。

饲用:歪头菜营养丰富,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一般不低于15%,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也很丰富,适口性好,马、牛最喜食,家兔和梅花鹿也喜食其叶,对家兔和家畜有良好的催肥作用,且耐践踏,再生力强,是优质牧草之一。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木蓝族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野决明族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舞草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染料木族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车轴草族:紫雀花
花卉摄影·广布野豌豆花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车轴草族:三叶草
【植物界全系列】兰科—树兰亚科
蝶形花亚科概述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野豌豆族:野豌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735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球首个!“赏食两用”蚕豆品种在
下一篇: 全球首个“赏食两用”蚕豆新品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