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浸花法是拟南芥转化最常用的方法,对生长5〜6周已抽苔的拟南芥打顶来促进侧枝生长,待花序大量产生时将其在含有转化辅助剂Silwet和蔗糖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几分钟,3〜4周后收取转化植株的种子.在含有合适抗生素的平板上对种子进行筛选,能够健康生长的幼苗为转基因植株.这种转化方法不需要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的过程,操作简便、转化效率较高.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可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用到的酶是耐热的DNA聚合酶.
(2)基因工程中一般都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原因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稳定表达和发挥作用.
(3)使用农杆菌是因为它含有T-DNA能插入到拟南芥染色体DNA中,并且可以稳定的遗传给后代.目的基因整合到拟南芥染色体DNA中,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4)上述操作过程用到的受体有农杆菌、植物细胞.
(5)若要检测转基因拟南芥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技术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需要用到耐热的DNA聚合酶.
(2)基因工程中一般都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稳定表达和发挥作用.
(3)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导致基因重组.
(4)上述操作过程用到的受体有农杆菌、植物细胞.
(5)若要检测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故答案为:
(1)PCR 耐热的DNA聚合酶
(2)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稳定表达和发挥作用
(3)T-DNA 基因重组
(4)农杆菌、植物细胞
(5)DNA分子杂交技术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更多初中、高中辅导课程推荐,点击进入>>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选择题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给低血糖昏厥着注射葡萄糖B.出汗过多的运动员喝淡盐水C.糖尿病患者定期服用胰岛素D.向被毒蛇咬后的人体内注射抗蛇毒血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选择题
2.某二倍体植株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5:3:3:1.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二倍体亲本植株的表现型为宽叶抗病植株C.若基因型为双显性的花粉不育,F1宽叶抗病植株中双杂合个体占35" role="presentation">35D.若纯种宽叶、窄叶植株杂交F1出现窄叶个体,一定是基因突变所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与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和抗体B.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C.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D.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可发挥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解答题
17.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由图可知松果体细胞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连接起来.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褪黑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能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等靶器官的受体结合.
(3)若要通过实验证明褪黑素对睾丸分泌雄激素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是: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雄性成年小鼠20只,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切除松果体,注射适量的褪黑素,乙组切除松果体,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每天定时测量血液中雄激素含量.此实验过程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请说明原因不能,因不能排除下丘脑和垂体对睾丸分泌性激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解答题
4.牛的瘤胃中含有多种厌氧细菌,下列过程是从瘤胃中分离产脲酶细菌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②选择培养的目的是通过选择培养分离出产脲酶细菌并增加其浓度,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细菌(扩大培养).为保证该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必须放在无氧环境条件下培养.
(2)④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酚红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简述其原因细菌产生脲酶,分解尿素产生NH3,使培养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呈红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来源:题型:解答题
1.科学家利用粘毛烟草(2N=48)的小孢子四分体(染色体组成和配子相同)原生质体和烟草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获得了三倍体杂种植株,为三倍体植株的培养提供了新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够成功获得三倍体烟草植株,从细胞的角度分析,所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在制备烟草体细胞原生质体时,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加入聚乙二醇(PEG)(化学物质)作为促融剂.
(3)在小孢子四分体原生质体和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仅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后,形成的细胞类型
有3种.小孢子四分体原生质体无分裂能力,为了成功筛选杂种细胞,可将卡那霉素抗体基因导入小孢子四分体(填“小孢子四分体”或“体细胞”)的原生质体中,并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
(4)筛选得到的烟草杂种细胞中含有72条染色体,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但可产生无籽果实,后代变异幅度较小.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后代变异幅度较小的原因是三倍体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相关知识
浸花法是拟南芥转化最常用的方法.对生长5〜6周已抽苔的拟南芥打顶来促进侧枝生长.待花序大量产生时将其在含有转化辅助剂Silwet和蔗糖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几分钟.3〜4周后收取转化植株的种子.在含有合适抗生素的平板上对种子进行筛选.能够健康生长的幼苗为转基因植株.这种转化方法不需要组织培养和�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一起学】农杆菌浸花法如何转化拟南芥?
植物遗传转化农杆菌浸花法研究进展
神奇的模式植物
植物转基因的花序浸润法
蘸花法在植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采用花序浸染法将线性基因表达框导入拟南芥
一种快速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鸢尾种子遗传转化方法
白菜浸花法转基因技术研究
一种用于十字花科植物转基因的改良蘸花法及其应用
网址: 浸花法是拟南芥转化最常用的方法.对生长5〜6周已抽苔的拟南芥打顶来促进侧枝生长.待花序大量产生时将其在含有转化辅助剂Silwet和蔗糖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几分钟.3〜4周后收取转化植株的种子.在含有合适抗生素的平板上对种子进行筛选.能够健康生长的幼苗为转基因植株.这种转化方法不需要组织培养和�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3775.html
上一篇: 你了解果树的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主 |
下一篇: “Y”字形桃树侧枝培养新法——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