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暖冬和冷冬年的响应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暖冬和冷冬年的响应
肖金香 许晓利 冯敏玉 叶清 李树勇 陈庆 祝必琴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通过对2003-2005年实测资料分析,发现2003年暖冬,2004年木本植物物候期普遍提早;2004年阴湿冷冬,2005年木本植物物候期普遍推迟,利用此期物候资料与当地温度、降水和日照建立数学模型。经分析得出,各生育期平均气温增高1℃,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各增加1℃,日照时数增加1h,阔叶落叶树平均物候期提早1.84~6.0d;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各增高1℃,日照时数增加1h,降雨量增加1mm,降雨日增加1d,小叶落叶树物候期提早1.84~9.5d。平均最低气温降低1℃、日照时数减少1h、降雨量减少1mm、降雨日减少1d、常绿乔木物候期推迟31~35d;观赏落叶灌木推迟23~24d;观赏常绿灌木推迟14d。掌握物候变化规律在预报农时,监测、保护生态环境,预测、鉴定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艺菲;两种润楠属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断根处理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张福春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4期 2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2年20期 3 陈效逑,张福春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1年01期 4 毕伯钧自然物候历应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9年03期 5 张福春北京春季的树木物候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学分析[J];地理研究;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英;孙东宝;江晓东;鲁西南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14年02期 2 李晶晶;刘艳红;潍坊地区木本植物物候期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3 苗原;陈安群;刘梦舟;王涛;赵翔;宋志宏;苗仁辉;刘银占;35种校园木本植物春季物候与高度和茎密度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05期 4 雷俊;齐晓声;张红兵;姚瑞;张涛;周宇;田雨;尚军林;半干旱区典型木本植物春季物候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8年10期 5 杨丽萍;代海燕;陈素华;秦艳;吕迪波;郭晓丽;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7年03期 6 李晶晶;郭法东;王婉;朱翠红;潍坊地区木本植物物候期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33期 7 李龙沁;张菁桠;石子琳;李洪远;中国主要城市群木本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及同质化特征研究[J];风景园林;2023年S2期 8 张琴;木本植物在江南城市园林花境中的应用[J];西北园艺;2024年07期 9 屈卓然;李小雁;邓元红;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地表昼夜温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年21期 10 姜润华;李文华;夏富才;吉林市3所高校校园木本植物资源分析[J];现代园艺;202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金香;许晓利;冯敏玉;叶清;李树勇;陈庆;祝必琴;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暖冬和冷冬年的响应[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庆费;上海木本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引种特点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李智敏;张金智;胡春根;果树成花转变研究进展(综述)[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仁勇;陈贤兴;李林;雷海青;文成珊溪水库库区木本植物的区系分析[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贺皓;陕西冷、暖冬标准及其环流特征[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苏培玺;我国荒漠地区的C_4木本植物及与气候的关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7 包劲松;植物阶段转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8 司鹏;李庆祥;城市化对中国东北部气温增暖的贡献检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俞海洋;边清河;周连科;吴明月;沧州市近50年的气温演变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周齐英;曾培培;袁韬;陈伟;郴州市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C];202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小雷;上海滨海盐土地绿化树种叶物候格局及适应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韦博良;乌岩岭次生常绿阔叶林不同菌根木本植物空间格局动态和密度制约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3 张明伟;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物候期监测及作物类型识别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余若云;中国不同气候区四种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的功能生态位及其地理分异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1年 5 范克欣;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周转动态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 6 常帅;长白山地区森林物候期变化及其对NPP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24年 7 张教林;元江干热河谷木本植物的物候、叶片结构和功能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莹;崂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调査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涂燕茹;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贵州大学;2020年 3 王娟;本地木本植物在无锡市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韦红红;北京松山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5 董彦霞;《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 6 郝琦;木本植物物候期对小尺度气温变化响应的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袁文琴;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木本植物景观价值转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22年 8 时盼;南京仙林地区落叶阔叶林中木本植物二次抽枝的发生比例及动态进程[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言鑫;南京市木本植物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周文昊;基于循环统计的植物物候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苏雅;一张网监测近3000种木本植物[N];北京日报;2024年 2 记者 吕慎 陈冠合 通讯员 邓朝义;贵州发现木本植物新种马岭河算盘子[N];光明日报;2022年 3 本报记者 苏颖 编译;美木本植物育种成果丰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4 记者 骆会欣;高效节水木本植物将上屋顶[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骆会欣;嘉泰瞄准水生木本植物[N];中国花卉报;2011年 6 记者 范敏;《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将出新版[N];中国花卉报;2011年 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两次调查摸清木本植物底数[N];湖北日报;2021年 8 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许红霞;湖北省有2783种木本植物[N];湖北日报;2021年 9 记者 王影 通讯员 孙玉雪;全市共有木本植物503种[N];威海日报;2015年 10 记者 郭金凤;水培木本植物蓄势待发[N];中国花卉报;2006年
相关知识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华南植物园等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近30年呼和浩特市山桃、紫丁香叶和花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科学网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华南植物园研究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南京市木本植物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网址: 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暖冬和冷冬年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