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学科分类
E080301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_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_建筑物理 _建筑热环境
摘要
本课题基于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研究了城市热湿环境调节机理、城市微气候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城市微气候调节设计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 在理论方面:确立了建筑多孔材料气候蒸发量的风洞实验方法;建立了包括植物生理活动热效应在内的植被层能量平衡方程;建筑能耗分析用逐时降雨模型;湿热地区城市热环境评价模型;基于CTTC的城市热环境评价方法;基于CFD的城市微气候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和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从理论上把握了湿热地区典型城市的降雨规律,降雨对建筑墙体热湿传递过程的影响机理,湿热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因子对微气候及建筑能耗的影响机理;2. 在应用方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编制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和《建筑材料和构件动态热湿传递性质试验方法—热湿气候风洞法》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软件》等。本项目研究为改善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项目成果对提高室外热环境安全和热舒适水平、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关知识
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调节与设计(关于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调节与设计简述)
湿热地区城市住区微气候与设计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微气候调节设计
严寒地区城市形态要素与微气候调节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微气候调节设计/以哈尔滨为例
严寒地区城市公共服务区微气候调节方法及环境优化策略
[正版]严寒地区城市公共服务区微气候调节方法及环境优化策略严寒地区城市微气候设计论丛科学出版社9787030634627视频介绍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城市微气候调节策略研究.pptx
网址: 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调节与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7172.html
上一篇: 乔木覆盖率对公园夏季微气候舒适性 |
下一篇: 插花艺术中花材的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