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邹城市人民政府 镇街(部门)文件 石墙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邹城市人民政府 镇街(部门)文件 石墙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管区、村、镇直有关部门:

现将《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石墙镇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5日

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

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防控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济政办发〔2018〕18号)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坚持“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防治原则,强化疫情监测,加强检疫监管,大力推行人工防治为主、物理、生物防治为辅的无公害综合防控策略,全面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维护全镇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防控形势

2021年由于受夏秋季持续高温多雨等因素影响,美国白蛾等疫情已在全市出现点多面广发生态势。根据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及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林业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情况,结合森林状况、气象因素、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等因子,预测2022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将呈高发状态,其中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杨小舟蛾、春尺蠖、杨树黑斑病、溃疡病、杨树锈病等病虫害将在全市普遍发生,局部区域将暴发成灾,我镇防治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

三、总体目标

以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宣传培训,深入调查监测,严格检疫检查,突出科学治理。2022年全镇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叶片保存率达90%以上,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四、防控策略

采取“普防第一代,查防第二代,监控第三代”的防控策略,根据树木分布类型特点、林分状况、区域环境等因子,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一)是组建领导机构和专业防控队伍。成立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林业站。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招聘社会服务人员组成专业防控队伍。各村要明确3--5人的监测、防治队伍,逐路逐树进行查防。医院、学校、景区、企业等有公共绿化区域的单位至少明确1人监测。监测人要及时向林业站报送监测结果。

(二)是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美国白蛾防控常识。召开培训会议;印制《美国白蛾防控技术》明白纸,由各村在显要位置张贴,增强群众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三)是建立专群结合的监测巡查制度。镇里专业队伍主要负责道路两侧、苗圃、片林等林木的监测检查;各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内林木进行全面监测检查。做到地不漏块、林不漏树、树不漏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镇指挥部办公室,不得瞒报、漏报。

(四)是科学规范实施综合防治。镇政府出资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镇域内所有公共道路两侧的树木及绿地、道路河堤、办公场所等树种集中分布区域,以地面药械防治为主,同时采取灯光诱杀、剪网幕、绑草把、挖蛹等方式,确保防治成效。

五、主要任务

(一)宣传培训。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媒介手段,采取政府官网宣传、知识讲座、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增强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识,营造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全镇计划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技术骨干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

(二)队伍建设。强化监测站点建设,全镇建立2个固定监测点,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监测员,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调查监测,上报虫情动态和发生数据。向社会公布林业有害生物灾情举报电话,进一步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性。

(三)检疫监管。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检疫工作。从源头抓起,杜绝疫情传播扩散。

(四)应急防控。按照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防治体系,做好应急防控物资采购和储备,确保应急需要。组建至少5人以上应急防治队伍,定期开展防治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20平方米应急储备库1处,储备防治器械3台以上、无公害农药1吨以上,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全面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村支部书记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网格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将防控区域细化到村居、路段、河流、单位庭院等,防控任务责任到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责任、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三)加大资金投入。我镇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加大投入。积极采取政府投资、群众出资等方式筹措防控资金,引导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群防群治。

(四)强化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普及防治技术,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把防治技术普及到村居、群众,奠定群防群治的基础。要鼓励引导农户,建立联户合作防治、组内或村内统一防治的防治联合体和应急处置联合队,营造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工作氛围。

(五)严格监管督查。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及责任追溯体系,形成责权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在防治关键期,深入防治第一线,查虫情,看防效,找问题,采取书面通报、媒体曝光、当面约谈等措施,提高督导效率。对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造成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严重扩散、未完成年度除治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因渎职造成重大经济和生态损失的,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防治技术措施

2.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网格

附件1:

防治技术措施

一、人工物理防治

1、人工剪网幕。当美国白蛾幼虫吐丝结网时,在树木外缘可见其较明显的网幕。幼虫1-3龄为宜,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或修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

下。剪网幕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

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同时,对周围百米范围内进行喷药,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人工挖蛹。在美国白蛾蛹期,组织群众利用农闲时期在

树洞、老翘树皮下、枯枝落叶、树周围砖石、瓦块下,林下的土

壤缝隙、林下养殖大棚的草苫中、房前屋后的柴草中、墙缝等美

国白蛾化蛹场所人工挖蛹,集中销毁。可将收集到的美国白蛾蛹

放在纱笼里,纱笼网孔的大小以美国白蛾成虫飞不出为宜,而其

中的寄生性天敌羽化后可以自由飞出,从而达到杀死美国白蛾成

虫、保护利用天敌的目的。

3、灯光诱杀。美国白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通过悬挂杀

虫灯来对成虫进行诱杀。在成虫羽化期,通常情况下以百米间距

为准进行挂灯,将杀虫灯悬挂在树上2-3米处,挂灯处不宜有高大障碍物,即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利用灯光对美国白蛾进行诱杀。间隔1-2天刷1次高压网,间隔1-3天清理1次接虫袋,可有效增加诱虫效果。

4、绑草把。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习性,在有

老熟幼虫的树林中,用麦秸、谷草、稻草、草帘等在树干0.8-1.3

米处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虫口密度

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或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天后

再作无害化处理。待化蛹结束后即12月至翌年3月,解下草把就地集中销毁。解除草把的方法:解草把前将包装物铺于树下,

然后解下草把放入包装物中,包好移到树间空地烧掉或捡拾虫蛹

集中存放。解除草把时要注意捡拾地面、树皮、树缝中残留的虫蛹。

二、生物防治

1、释放周氏啮小蜂。建立周氏啮小蜂繁育基地,加大繁育力度,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至蛹期,释放天敌周氏啮小蜂,跟踪防治成效。周氏啮小蜂在其自然分布区1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在美国白蛾蛹内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内,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放蜂最佳虫期为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或微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重点防治区应进行淹没式放蜂防治,再连续进行接种式放蜂防治。一个世代应释放2次,第1次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第2次在美国白蛾化蛹初期。把即将羽化出蜂的柞蚕茧用皮筋套挂在树枝上,或用大头针钉在树干上,让周氏啮小蜂自然羽化飞出。宜用树叶覆盖之。用试管、指形管等器具繁殖的,可直接将其放在树干基部,揭开堵塞物,让白蛾周氏啮小蜂飞出后收回器具。

2、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耐高温,易被紫外线杀灭,阳光照射会失活。在美国白蛾卵孵化盛期或1-2龄幼虫期,在阴天或太阳落山后,可选择750-900ml/h㎡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喷施,尽量将药液喷洒在叶片的背面,

使幼虫感染病毒,造成幼虫病毒病流行,进而杀死幼虫。在施药

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施药,使树木大部分都沾上药剂,对树木的

新生叶片和叶片背面等害虫喜欢咬食和聚集的部位应重点喷洒,

便于害虫大量摄食,加快其病死速率。由于碱性环境会溶解病毒

的多角体蛋白,导致其失活,在配置药液时,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

3、性信息素诱杀。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美国白蛾成虫期,于轻度发生区挂设昆虫诱杀器,捕诱雌成虫,阻断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期,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下层枝条2.0-2.5m处为宜;美国白蛾第一代、二代成虫期,

诱捕器以树冠中上层5-6m处设置最好。每100m设一个诱捕器,诱集半径为50m。在使用期间,诱芯可以使用二代,第一代用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三、化学防治

1、飞机防治。高速、国省道、片林等区域需要大面积防治时,可采取直升机喷雾防治;窄林带、小片林、特种养殖区周边区域可以采用无人机飞防。飞防时,最大风速不得大于3米/秒,气温在30℃以下较为适宜,能见度要大于5公里,同时还应符合无扬沙、无浮尘,无降雨,无沙尘暴。飞防最佳时期在幼虫4龄前,可选用灭幼脲、除虫脲悬浮剂、杀铃脲悬浮剂、甲维灭幼脲等进行飞防作业,亩喷药液量在300克以上。虾蟹养殖区,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氟虫双酰胺等酰胺类药剂,防止产生次生灾害。

2、地面药械防治。幼虫4龄前,采用地面药械喷雾防治时,可选用灭幼脲、除虫脲悬浮剂、杀铃脲悬浮剂、甲维灭幼脲、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开展防治;幼虫4龄后,可选用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进行树冠喷雾防治;老熟幼虫期,对树干及周边爬行幼虫可喷施菊酯类等药剂,能有效杀死幼虫。

3、打孔注药。对高大的孤立木和城区的行道树,在初孵幼虫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厘米以下打1个孔,胸径每增加5厘米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1毫升。常用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甲维盐等,干基打孔注意药液浓度不要太高,防止出现药害。

4、涂毒环。在老熟幼虫下树期,用菊酯类药剂加废机油和

柴油,按照1:5:5比例混匀后,在树干1-1.5米处,用毛刷

涂抹10-15厘米宽的药环,毒杀下树幼虫。

5、喷烟防治。幼虫期,在郁闭度0.7以上的片林,可采取1份菊酯类乳油或阿维菌素乳油与4份柴油混合喷烟防治,防治时间为上午9时前和下午16时后,林内风速应小于1m/s。

相关知识

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柏县2018年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实施方案》的通知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铺政发〔2023〕33号 关于印发 《铺门镇2023年秋季主要动物疫病 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
关于做好2024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通知
定州市政府领导到大辛庄镇督导检查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北京市实施方案(2021
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多措并举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关于印发《2021年练塘蔬菜保护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花秋镇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网址: 邹城市人民政府 镇街(部门)文件 石墙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墙镇2022年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56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美国白蛾何时防?怎么治?——我市
下一篇: 泗水县人民政府 部门(镇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