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0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王昊   袁青   开通知网号

【摘要】:近年来,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逐渐重视,滨水住区由于其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了城市中的理想住区,但是水体的特殊气候效应对滨水住区的微气候环境会产生不同影响。如何将影响去劣存优以提高滨水住区居民生活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东北中部的滨水城市吉林市为例,对市区内部松花江沿岸的多处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气候效应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实测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多次的住区风环境CFD模拟试验;此外,本文还对风、日照、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引入环境气候分析图;最后将调研数据、模拟实验结果、气候分析等内容相结合,得出适用于优化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的控制引导、微气候设计、具体实施等多层次的对策,力求使滨水住区的居住环境在微气候方面能够达到比较舒适的程度。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琳;重庆城区夏季旱喷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22年 2 高婧;城市天际线形态量化及与室外风环境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3 闫小艺;寒地城市冬季居住区公共绿地微气候及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1年 4 单月;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天津天嘉湖区域住区空间形态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0年 5 孙丽然;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哈尔滨滨江住区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青,冷红寒地城市广场设计对策[J];规划师;2004年11期 2 霍寿喜风 湿度 感应温度[J];辽宁气象;2001年02期 3 李会知城市建筑风环境的风洞模拟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飞;建筑与气候[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柯;武立超;刘一婷;何启宁;颜昌伟;李元博;重庆市两江四岸滨水岸坡生态修复设计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年期 2 蔡晨帆;孟浩伟;山地滨水建筑“山水编织”营造策略研究[J];重庆建筑;2024年04期 3 魏文静;林祖锐;王颖;基于新城市主义的滨水片区规划设计研究——以芜湖凤鸣湖片区为例[J];工业设计;2024年04期 4 杨苏燕;李凤翀;王绍斌;北京市滨水慢行系统体检评估的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4年S1期 5 郭玉;《滨水》[J];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11期 6 张明浩;城市滨水公园该如何“亲民”[J];群众;2024年12期 7 张天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滨水规划建设中的发展[J];建设科技;2024年14期 8 曹静怡;刘童;基于系统观的滨水绿线划定研究[J];城市建筑;2024年19期 9 罗桑扎西;张正欣;杨子江;罗兴云;城市滨水公园活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南方建筑;2024年08期 10 张诗琪;杜守帅;滨水码头空间活力再生策略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昊;袁青;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智涵;徐云耘;郑志毅;滨水腹地空间健康指数评价与更新优化建议——以上海市苏州河沿岸地区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3 邹叶枫;赵佩佩;刘晟达;黄峥;基于文化场景再塑的老城滨水区域城市设计实践——以海盐市河两岸滨水空间规划设计项目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23年 4 涂开智;宋典;尹祖超;滨水型道路工程改造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5 庄少庞;洪叶;高坤铎;广州滨水工业遗存再利用园区的日常性品质评析[A];2022-2023中国建筑学会论文集[C];2023年 6 易乐;基于皮尔逊相关性滨水开放空间活力提升探究——以大运河及胥江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详细规划)[C];2023年 7 易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城水关系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23年 8 汤钟;刘枫;李亚;滨水城区水生态空间规划探索与实践[A];第六届城市水安全与水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3年 9 马贺迪;人性化视角下海河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策略[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风景环境规划)[C];2021年 10 陈卫东;凌雯倩;公园城市理念下世界级滨水商圈详细设计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伟毅;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余兴光;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洪俊;吉林市滨水绿地群落结构与生态效益及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栾春凤;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锦;精神缓压目标下的城市滨水慢行空间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年 2 张诣卓;基于地域文化的北方城市环境友好型滨水绿道设计与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 3 张冉;中小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1年 4 吉俊杰;可持续视角下的滨水民宿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9年 5 刘江波;广佛深地区城市滨水绿地步道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 6 黄河;武汉市汉口江滩四期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7 刘雅倩;湖北省荆州中山公园滨水休闲区景观设计[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8 夏小馨;江风渗透能力与滨水街区城市空间形态指标的关联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9 崔玥;宜居城市视角下的慢行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10 张弘;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媒体记者 胡媛媛 陈焕明 通讯员 付茜;明年5月,来圭塘河畔逛滨水公园[N];长沙晚报;2020年 2 记者 杨绪忠 黄程 通讯员 张彩娜;姚江北岸滨水绿道获评“浙江最美绿道”[N];宁波日报;2020年 3 记者 苏晓梅;津滨水厂“兼职”发电[N];天津日报;2022年 4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滨水慢道[N];沈阳日报;2020年 5 记者 何宝新 通讯员 房传闽;中国船舶中船九院滨水岸线更新再添“法宝”[N];中国船舶报;2023年 6 记者 张雨倩;市人大代表陈伟权:推动老城活化更新 激活莞城运河滨水经济带[N];东莞日报;2024年 7 记者 蒋毅槿;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滨水环境[N];珠海特区报;2024年 8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营建滨水绿地 让树绿任鸟栖[N];成都日报;2024年 9 记者 胡灵萍 通讯员 韩林颖;打造特色滨水山地公园[N];衢州日报;2024年 10 本报记者 吴潇远;滨水生态长廊 锦绣宜居画卷[N];南昌日报;2022年

相关知识

绿化形态对住区微气候的影响及优化模拟研究
城市微气候环境控制及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基于微气候分析的高层住区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以赞成学士府为例
湿热地区城市住区微气候与设计
城市河流宽度对居住环境微气候影响与优化研究
城市微气候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植物营造微气候效应研究综述
寒地城市公园健身主体微气候偏好的时变特征研究
城市滨水绿地植被的三维形态构成与微气候效应研究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网址: 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08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天种点小清新花卉,来美化你的家
下一篇: 城市微气候仿真软件EN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