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
《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2009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
王沛芳 李金 王超 牛淮金 程涵 王蓉 开通知网号
【摘要】:沉水植物在净化修复河流富营养水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效应,但也会影响河道水流。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水槽对照试验,以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作为研究对象,将水动力条件变化规律和沉水植物净化水体能力研究相结合,利用ADV测流技术研究苦草对河道水流运动规律的影响,以及在水动力条件下苦草对水体中氮净化效果。通过断面横向流速分布的观测和分析,发现无植物水槽流速分布曲线为"J"型,有植物水槽流速分布较复杂,变化趋势可分为三段:植物生长区内(距底部深度0~15cm)水体流速自底部向上逐渐增大,速度梯度也不断增大;至15cm处速度达到最大值,并且在15cm左右(苦草叶冠处)流速出现拐点;15cm以上流速增大,近水面范围内速度梯度趋近于零,其流速分布曲线总体为"S"型分布。同时,在河流动水条件下,有植物水槽和无植物水槽水体中氮的浓度都有所下降,但植物水槽中TN和NH_3-N浓度均低于无植物水槽,特别是在有植物水槽中底层水样中TN浓度较低,说明苦草对流速的阻滞是其去除水体中氮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毅;黄浦江上游稻田生态排水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琦;王沛芳;欧阳萍;王超;张文明;5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9年01期 2 方云英;杨肖娥;常会庆;濮培民;利用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污染水体[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3 王沛芳;王超;王晓蓉;薛艳;杨爱;苦草对不同浓度氮净化效果及其形态转化规律[J];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4 郭鹏程;王沛芳;贾锁宝;河流内源磷释放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徐瑶;王国祥;李强;水体浊度对苦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年01期 6 王超;张文明;王沛芳;侯俊;黄花水龙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7 吴建强;黄沈发;丁玲;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水资源保护;2007年04期 8 杨克君,刘兴年,曹叔尤,张之湘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河槽漫滩水流紊动特性[J];水利学报;2005年10期 9 时钟,李艳红含植物河流平均流速分布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10 黄本胜,赖冠文,邱静,万鹏河滩种树对行洪影响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超;王沛芳;吉栋梁;郭鹏程;水生植物对水流及污染物质输送影响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忖;有植被的河道水流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秀磊;石上;戚玉浩;张建昆;梁森;李慧娴;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及工程实践[J];江苏水利;2024年08期 2 水生所在基底改良和沉水植物恢复工程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2年08期 3 贾凤聪;吴亚斌;赵进勇;张晶;韩会玲;沉水植物菹草生长习性与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人民珠江;2021年06期 4 孙彩云;郑冰清;李俊;符洪铭;孙荣卿;刘红豪;廖祖莹;江红生;吴振斌;夏世斌;王培;沉水植物对岩溶碳汇稳定性影响研究[J];地学前缘;2024年05期 5 蔡晨晨;汪维峰;卜岩枫;黄栋;刘秋亚;王飞飞;黄顺;林媛媛;周国伟;复杂底质条件下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13期 6 芮红兵;蟹池中不同种类沉水植物的特点及其种植管理和生态布局[J];水产养殖;2021年11期 7 徐超;厉恩华;杨娇;马雨;张苗;冯伟松;梁小民;王海军;基于水下光照条件和种子库分布指示沉水植物恢复区:以金湖为例[J];水生生物学报;2020年05期 8 徐杰;何萍;刘存歧;王德旺;李代魁;王军霞;张亚娟;白洋淀沉水植物群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07期 9 白静;沉水植物群落在上海花博园水系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年11期 10 叶珺琳;徐斌;徐辉;沉水植物在广州地区的应用研究[J];国土绿化;201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沛芳;李金;王超;牛淮金;程涵;王蓉;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左进城;马剑敏;曾磊;胡胜华;刘碧云;贺锋;周巧红;吴振斌;杭州西湖湖西水域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初期的季节动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3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蒋金辉;安树青;周长方;关保华;孙志毅;沉水植物顶端优势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呂志江;稻森隆平;稻森悠平;石田慶一;林紀男;西村浩;关于各种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的分析——于生态工学角度的考察[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6 童蕾;叶立飞;浅谈沉水植物净水功能的应用——以鄞州院士公园打造“会呼吸的水下森林”为例[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张宇;王圣瑞;李重祥;王聪明;乌恩;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及其研究展望[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朱端卫;周文兵;刘广龙;华玉妹;蔡建波;万小琼;赵建伟;沉水植物对磷在沉积物/上覆水迁移转化中的促进作用[A];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尚媛媛;蓝藻堆积对水环境和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6年 10 张佳;王国祥;李振国;俞振飞;毛丽娜;苦草对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垂直分布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斌;异龙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影响因子与恢复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2 丁玲;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陈国梁;沉水植物对砷的富集特征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易文利;有机质对磷素在沉积物—水—沉水植物间迁移转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立志;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颖;富营养化与牧食作用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复合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21年 7 刘辉;金鱼藻和水绵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永科;沉水植物与牧食性螺类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朱正杰;氨氮与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苦草的综合影响[D];南京大学;2016年 10 邹维娜;上海地区典型沉水植物光谱特征研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东毓;水生系统中沉水植物避难效应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祁春;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见;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环境质量相互效应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石小凤;低光照下沉水植物性能研究及沙坪公园湖生态系统分析[D];重庆大学;2017年 5 文明章;营养盐及螺牧食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李璨;贵州沉水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7 王广豪;不同营养背景下动物牧食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22年 8 周毅;沉水植物表面生物膜附着过程与互作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 9 潘成勇;典型沉水植物对径流污染水体净化效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10 何日利;福寿螺牧食对沉水植物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沉水植物跃然“出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国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沉水植物苦草引种新方法[N];中国科学报;2014年 3 记者 王岚 通讯员 包静琴;鄞州大力打造“水下森林”[N];宁波日报;2018年 4 记者 樊昕旖 余延青 张芬娟;7年“双禁”,南湖鱼多成“负担”?[N];嘉兴日报;2024年 5 本报记者 冯维静;镜河之下[N];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1年 6 记者 史舒频;水下栽绿 小鱼治水[N];湖州日报;2021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茅洲河水质创近30年来最好水平[N];南方日报;2020年 8 记者 杨官荣;“八大工程”持续提升海河水质[N];昆明日报;2018年 9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陈伟奋 项飞;全市上半年水质优良率逾七成[N];宁波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婧;黑臭水体治理须截污清淤与监管并行[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相关知识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水体水质理化性质与沉水植物生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性研究
一种污染河道水体净化模块化系统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
沉水植物在水生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五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5种沉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水培植物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净化的效果
挺水植物对水体水质的净化作用研究进展
网址: 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