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盟: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0年7月底,《教育部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制定出台。近两年省、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落实打造“技能甘肃”各项任务为主要抓手,关于你们提出的四个方面建议,近两年我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及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政府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工作任务清单,分别成立了由本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技能甘肃”工作领导小组和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二是明确任务职责加强督促落实。每年印发 “技能甘肃”年度任务清单,制定下发了我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的《任务台账》,督促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政府和职业院校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现突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技能甘肃”年度任务落实情况自查,迎接了省督查组的专项督查,并将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市对县年度教育责任目标考核,切实督促“技能甘肃”工作落实。
二、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促进职业教育能力提升
一是强化市级财政经费保障。2021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全市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市财政连续两年预算落实市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500万元,技能大赛专项经费50万元;累计划拨各类市级职业教育经费2.28亿元,为保障职业院校正常运转、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静宁县财政连续两年预算落实县级职业教育发展资金和技能大赛资金共730万元;其他各县级财政积极落实职业学校公用经费和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教师工资、津补贴全部按规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实施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夯实办学基础。2021 -2022年,全市共获得省上下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1.03亿元(其中中职7307万元,高职3010万元),共实施各类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49个,全部项目总投资3.11亿元,全市职业院校基础建设和专业教学实训条件得到快速改善。庄浪县迁址新建职教中心,占地260亩,总投资3.3亿元,2021年暑假已完成搬迁投入使用;灵台县迁址新建职教中心占地100亩,总投资1.7亿元,目前已基本完成,今年暑假将完成搬迁投入使用。三是实施“双高”“双优”项目打造职校品牌。经省教育厅组织遴选,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入围省级“双高”学校建设项目;泾川、静宁职教中心和平凉信息工程学校等3校入围省级“双优”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各学校按照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坚持以党建统领,切实改进德育工作,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努力创建高水平优质专业,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办学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
三、多措并举打造“双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一是通过招聘、引进补充专业教师。2021年,市直2所职业院校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引进紧缺专业人才等方式,新增专任教师36人,各县(市)中职学校也通过公开招聘补充新增一批专任教师,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和整体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中职学校师生比达到1:17.8,一些中职学校个别专业师生比不均衡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二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职业院校定期组织开展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考取职业技能登记证书,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今年组织开展了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评审认定工作,共申报参评教师185人,全市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占比有望达到80%,将大幅超过省上规定“占比例50%以上”的目标要求。各职业院校共面向本地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146人,有效缓解了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2021年全市新创建省级职业教育骨干专业3个,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6个,2人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教师称号,2人被评为甘肃省职业教育思政骨干教师;申报认定全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微课165个,“学科德育”微课52个,创建全省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品牌9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1个;申报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13个,结题4个。
四、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对产教融合工作的组织引领。认真贯彻《甘肃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建设方案》,组织开展了平凉市产教融合企业摸底调查,遴选推荐甘肃省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静宁县)申报甘肃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定下发了《平凉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任务台账》,进一步明确了发改、财政、工信、国资、人社、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任务职责,鼓励、引导市内规模以上企业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定职责,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实习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方式培养人才,建设产教融合型示范区,促进产教融合型试点建设相关激励政策落地落实。今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甘肃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参加了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组织的现场答辩。二是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组织各中职学校进一步健全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照国家新版专业目录,认真制定“十四五”专业设置规划,确定了今后几年拟新增和停招、撤销专业,通过全国职业院校专业管理平台完成拟招生专业备案。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部分中职学校共计停招、撤销22个招生困难专业。指导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进一步调整、优化现有专业设置。根据2021年底中职招生学籍数据统计,各中职学校积极对接智能制造产业链和新兴产业,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大数据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网络营销、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对接文旅康养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开设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服务、美发与形象设计、美容美体艺术、护理、营养与保健等专业;对接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设施蔬菜、中医中药产业链,开设了畜牧兽医、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现代农艺技术、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作物生产技术、园林绿化、园艺技术、中医康复技术、针灸推拿等专业;对接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增设了矿山机电、煤炭综合利用、精细化工等专业。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共开设15大类62个专业,比去年增加12个;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获批省级骨干专业,新申报针灸推拿、道路桥梁工程、网络营销、艺术设计、花卉生产与花艺等 5个专业,开设高职专业达到 36 个。三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1年全市中高职院校共计组织5313名学生依托我市及省内外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实习。今年上半年各职业学校与本地、外地近3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3个,校内企业人才培养基地14个,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人才,共同建设优质专业,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共计接受企业捐赠资金66万多元,开展订单培养学生375名。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合作成立了“吉利人才培养基地”,与平凉超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园艺技术专业实习基地,与平凉市康复中心医院举行“教学实习医院”,今年年初又与华亭煤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计划成立华煤学院,为华煤集团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泾川县职教中心与上海、江苏等20多家企业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1年开展就业指导培训6场(次),通过合作企业安置实习就业学生426名,举办订单班3个114人,23名教师进行驻厂跟踪服务、开展企业实践,新增赛尔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合作企业,累计向学校捐赠奖教金、助学金共19.13万元,资助学生172人,捐赠实训设备总价值30多万元。华亭市职教中心与华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投资100万元建成高铁乘务实训基地,与甘肃陇上窑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陶瓷制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庄浪县职教中心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有限公司、苏州聚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助推区域产业升级;依托计算机级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专业与庄浪县电商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全力助推当地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与县果业站、农机中心合作,在校内建成占地面积17亩、栽植800余株新品种苹果的产教融合种植园,和占地8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静宁县职教中心依托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和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园艺、机电、电子商务等专业与县域企业深度融合,组建“三位一体”专业群对接苹果全产业链;与甘肃省德美地缘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建了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25个订单班;学校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已注册学员160人;与上海路浦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计算机、会计专业群创办平凉机电数据工厂,构建了“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承接企业业务项目,每周产值约15000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推进“技能甘肃”工作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凉市教育局 8212430
附件: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平凉市教育局
2022年7月15日
相关知识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7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酒泉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642号提案答复的函
米易县林业局对县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莱阳市政府门户网站 城市建设 第125051号:“关于莱阳市主干道隔离带设立花篮增强城市美化形象”的提案的答复
汕自然资函〔2024〕424号 关于对汕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02号提案的答复
市林业局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31号提案的答复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9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建设 中国桂花城的议案》的答复
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关于支持乐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西部珍稀花卉苗木集散中心”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网址: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7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145.html
上一篇: 关于公布我市2019年具有中等职 |
下一篇: 织金县农业专家服务团:采取“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