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NEJM重磅 |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可成为晚期子宫内膜癌后线治疗新选择

NEJM重磅 |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可成为晚期子宫内膜癌后线治疗新选择


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约10%至1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经历疾病晚期阶段,而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仅为17%。对于既往接受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铂类化疗失败后尚无经认可的标准治疗策略。近日,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 IF:91.245)发表了Ⅲ期研究309-KEYNOTE-775的结果,研究针对接受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评估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医生选择的化疗之间的疗效与安全性。医脉通编辑整理如下。

研究背景

对于经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靶向治疗和化疗通常疗效有限且毒性较大,目前尚无可供患者选择的标准治疗方案。2020年,Ⅱ期研究111-KEYNOTE-146发现,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经治晚期子宫内膜癌中的疗效较佳且安全性可控。因此,研究者开展了Ⅲ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309-KEYNOTE-775,旨在进一步评估这一策略的生存获益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了21个国家167个中心的827例患者,其中697例为pMMR,130例为dMMR。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患有晚期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且在接受至少一种铂类化疗方案后发生疾病进展。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被排除。

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仑伐替尼20 mg,qd;帕博利珠单抗200 mg,q3w)或医生所选择的化疗(多柔比星60 mg/m²,q3w或紫杉醇80 mg/m²,qw,每使用3周休息1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盲法中心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安全性、生活质量评分(QoL)和缓解持续时间(DoR)等。除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以外,研究者对于pMMR的患者也进行了上述终点的评估。

研究结果

主要终点

在2020年10月26日数据截止时,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联合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2.2个月,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0.7个月。联合治疗组的pMMR患者中位PFS为6.6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3.8个月(HR 0.60;95% CI,0.50~0.72;P<0.001);两组所有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7.2个月和3.8个月,联合治疗组同样表现更佳(HR 0.56;95% CI,0.47~0.66;P<0.001)。

联合治疗组在OS上同样显示出明显获益,pMMR患者中位OS为17.4个月,较化疗组的12.0个月表现出统计学差异(HR 0.68;95% CI,0.56~0.84;P<0.001);针对所有患者的OS分析,联合治疗组的获益同样显著(18.3个月 vs. 11.4个月,HR 0.62;95% CI,0.51~0.75;P<0.001)。

次要终点

如表1所示,在pMMR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ORR为30.3%,高于化疗组的15.1%,两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2%和2.6%。在所有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ORR为31.9%,高于化疗组的14.7%,两组的CR率分别为6.6%和2.6%。联合治疗组中,pMMR患者和所有患者的中位DoR分别为9.2个月和14.4个月,化疗组则均为5.7个月。研究者对两组超过95%的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分析,结果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表1 患者缓解情况表


安全性

联合治疗组的治疗中位持续时间为231天,化疗组的治疗中位持续时间为104.5天。几乎所有患者(>99%)在治疗期间都出现了不良事件,其中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是高血压(64.0%),化疗组最常见的是贫血(48.7%)。联合治疗组88.9%的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这一数字在化疗组则为72.7%。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是高血压(4.2%),化疗组则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联合治疗组5.7%的患者发生5级不良事件,化疗组则为4.9%。联合治疗组分别有66.5%、69.2%和33.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减量、中断用药和治疗终止,化疗组则为12.9%、27.1%和8.0%。所有不良事件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不良事件信息表


研究结论

对于经治进展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相较于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无论是所有患者还是pMMR患者。但该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是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后续评估与分析正在进行中,医脉通将会持续跟进。


参考文献 Makker V, Colombo N, Casado Herráez A, et al.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Endometrial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2;386(5):437-448.

编辑:游士

审校:Mia

排版:游士

执行:Uni

名师课堂,扫码进入

更多课程详见“医脉通知识银行”公众号

相关知识

龚新雷教授:从指南更新看肝癌系统治疗新进展丨2024 CSCO指南会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所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肝癌新辅助治疗的展望
ASCO研究者说丨盛锡楠教授:LITESPARK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一文汇总!
2022 CSCO BC|殷咏梅教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更新要点解读
指南与共识
子宫内膜癌病理诊断是什么
宜联生物注射用YL201、翰森制药注射用HS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和化疗,术后辅助信迪利单抗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网址: NEJM重磅 |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可成为晚期子宫内膜癌后线治疗新选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46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49批次酵素抽检不合格,你喝的酵
下一篇: 盆栽蓝莓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