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陕菜随想

陕菜随想

陕西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野菜一类的乡村陕菜美食。关中人的野菜,少不了洋槐花。虽然洋槐花,名字洋气,来历洋气,是花不是菜,可它到了老陕的手里,就是菜!这菜还很是不一般呢。咱陕西的永寿县,就是中国的槐花之乡,家家户户都会做槐花饭菜。谁让咱老陕爱吃会吃,谁让咱还有个陕菜网,天天写陕菜,谝陕菜,把个三千多年厚重历史的陕菜,宣传到了五湖四海之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吃客们留着哈喇子往陕西跑,呵呵,就是外国人也要民以食为天么……

陕西关中道的女人,不吃槐花麦饭,就像没到过春天。一到槐花飘香的时候,那挥之不去的香甜,就开始在口腹抓挠。春天的繁盛和美好,像那一串串珠玉玛瑙般的槐花,开启一整年挥之不去的期盼。

展开剩余 91 %

小时候,家家都穷,粮食紧缺。一到春天,粮食更缺得紧。无论乡村还是城里,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在四处踅摸,千方百计地寻些能填肚子的物食,喂养家里的男人、孩子和老人。榆树钱钱、枸杞丫丫、刺荆秧秧、苕帚苗苗……树上长的、田里生的、野地里扯的等等,都成了家庭主妇的宝贝,成了她们巧手烹制的果腹食材。

槐花,深受着大人娃娃们欢迎,可口的野菜。

一到四月,家家户户的大人娃娃们就焦渴地开始期待,每天走到自家院里的大槐树下,不自禁地仰头望望,盼望着绿莹莹的枝叶间,一星星雪白的嫩芽垂荡在天边,在树梢头招手。那时的人家,谁家不在院里种个把洋槐树哟。

春风吹过几趟之后,大人娃娃们再也不用仰着头寻槐花骨朵了,满村满巷的槐香风一样地往你怀里撞,鼻子里闯。院子里,场院旁,沟畔上,山梁梁,仿佛一夜间,白雪飘飘,银装素裹,春天的繁盛和美好,在白生生、香喷喷的槐树上盛开。

梯子、杆子、钩子,笼子、袋子、盆子,家里能攀高的,能盛食的,都用上了,女人、娃娃、老人,欢喜着、喧闹着,过节一样的快乐。上树的,举杆的,摘花的;一枝枝,一串串,一朵朵全部收入囊中,像六月收获的麦穗,颗粒归仓。有饿急的娃娃,爬上树杈,就着高技,迫不及待地捋下槐米,大把地填塞在嘴里,囫囵地吞咽着,开心地像吃到香甜的蜂蜜。

这时节孩子们的开心,是春天游戏的快乐。女人们的开心,是锅灶里,饭碗里,食物的快乐,这一顿,一家大小的吃食有了着落……

现在,当年爬树登高的孩子们,早已成了孩子的爷爷,那些苦撑苦熬为一家老小饭食熬煎的女人们都成了幸福的祖奶奶,整天吃着保养品,为满肚满腹的脂肪发愁,为高血压高血脂犯难呢,盼望着天天能吃上野菜,品上时鲜,回忆当年的滋味……

洋槐花的食用历史由来已久,久到每个人都有苦涩或甜蜜的回忆。

槐花麦饭(又叫槐花疙瘩)是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关中人最擅长最爱吃的。雪白新鲜的槐花淘洗干净,控水,晾半干,没有大水气了,撒生面粉,拌散拌匀,加少许食盐和五香粉,也可不加。蒸锅铺干笼布,放入拌好的槐花,中间挖个空档,利于蒸汽上来。大火蒸十几分钟,关火,出锅,将蒸好的槐花麦饭倒在一个干净干燥的大盆里,用筷子抖散,让热气散发,让麦饭松散。

蒸好的槐花麦饭,可以有多种吃法。可以趁热,拌些辣椒油、蒜泥汁直接吃;可以晾凉后,拌些辣椒油、蒜泥汁吃。还可以,炸些花椒油,炝几颗红辣椒,炒些葱花、蒜末,浇在麦饭上,拌匀了吃。还有些爱吃肉的主,与腊肉、肉糜等一起蒸,荤素调配着吃。

这些年生活富裕了,槐花的吃法不断创新。

槐花炒鸡蛋,将淘洗干净的新槐花控过水,锅里放油,炒好鸡蛋,铲出;再放油,炝干辣椒、葱花,放入槐花翻炒,再加入炒好的鸡蛋,炒匀,放盐,出锅。

椒盐槐花。用鸡蛋、面粉加盐、花椒粉调成面糊。将成串的槐花洗净控好,提着花梗在面糊里轻轻一滚,放入七成开的油锅里,轻轻炸至淡黄,出锅。

槐花饼。将槐花洗净控水后,加入面粉、鸡蛋、五香粉、食盐,搅拌成浓稠合适的面糊,平底锅抹油,烧热,将面糊摊在锅里,待面糊底凝结成型,翻过另一面煎制,待两面煎至金黄,面饼成型,即可出锅。

洋槐花还可以包包子、包饺子,浓浓的清香包裹在筋韧的面皮里,轻轻地咬一口,口、鼻、舌、腹,都是幸福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

洋槐花,无论怎么吃,无论什么年代吃,它的清香甘甜是任何人间美味无法替代的,尤其是来自山野,远离城市,远离工业,没有污染的洋槐花,更是人间佳肴,甜滋滋的、香喷喷的。

洋槐花,不仅是美食,也是蜜蜂酿蜜的最佳蜜源。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辛勤的蜜蜂,勤劳的养蜂人,翻山越岭,走乡串县地寻着槐花的香气,采蜜而来。

洋槐花,原产于北美,十九世纪引进到中国,黄河、淮河流域广泛栽培,生长于平原、低山丘陵地区,陕西咸阳的永寿永平古镇四十万亩槐树林,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槐香四溢,白羽飞飞,蔓延百里,蔚为壮观,名副其实的“槐花之乡”。每年的五月,这里的村村寨寨像过节一样热闹,喜庆而欢快的“槐花节”在这里迎接着四方宾客,漫山遍野的洋槐花,摇动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风铃迎接朋友们的光临,四十万亩槐花盛宴隆重开幕。

作者简介

刘采薇(刘伟),女,陕西临潼人,大学文化程度。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儿童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2002年出版个人作品集《远行无语》。已创作散文、小说、诗词、楹联等作品五十多万字,长篇小说一部。曾任富平任县餐饮协会主席、富陶集团工会主席、集团办公室主任,富平陶艺村行政总监等职。现任咸阳国贸大酒店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总经办主任。

编辑:惠楠阳

图片:刘采薇提供、网络

陕菜网”微信平台由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刘陆训、刘瑞、金凌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将追究责任。转载请联系“陕菜网”公众平台。

其他:

陕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华阴 | 白水 | 潼关 | 澄城 | 合阳 | 韩城 | 华县 | 临渭 | 三原 | 乾县 | 礼泉 | 泾阳 | 兴平 | 长武 | 旬邑 | 淳化 | 彬县 | 永寿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汉苑 | 周至 | 户县 | 清真专场 | 蓝田 | 官府菜 | 高陵 | 临潼 | 阎良 | 长安 | 岐山 | 凤翔 | 眉县 | 金台 | 扶风 | 麟游 | 陇县 | 太白 | 凤县 | 陈仓 | 渭滨| 千阳 | 杨凌 | 耀州 | 王益 | 印台 | 宜君 |2015 研讨会 | 汉阴 | 岚皋 | 汉滨 | 留坝 | 略阳 | 养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养生印台 |陕菜在北京 | 白水研讨会 |陕菜品牌高峰论坛 | 第七届陕菜研讨会 | 定边 |

陕菜旺店:

手擀面 | 蒸饺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庄 | BiangBiang面 | 小田园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长安饺子 | 大秦面庄 | 明辉楼 | 老陈家烩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润德 | 细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厦 | 老秦味道 | 关中小厨坊 | 九煲一锅 | 遇见长安 | 开锅羊肉 | 一碗面 | 海荣锅贴 | 森鹿 | 寻味记涮吧 | 禧田园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楼 | 紫竹煎饼屋 | 元宝席面 | 德泰楼陕菜馆 | 原点肉夹馍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鲜 | 长安大牌档 | 长安真味丨天顺楼 | 春发芽 | 香酥鸡 | 聂家牛羊肉泡馍 | 大秦山庄 | 德泰楼宴会厅 | 雷记澄城水盆羊肉 | 贡院门大碗面| 伟强饭庄| 永寿大酒店| 香正食府| 秦源早晚羊肉| 一家春酒楼 | 香再来饭庄 | 老郭家炉齿面 | 金地食府 | 锦翔炝锅鱼 | 中国守艺人 | 粥八戒养生粥铺 | 万牧驴肉村 | 欣钛如意餐饮 | 天下香民俗风味体验馆 | 肖家餐饮 | 到家尝饭庄 | 草滩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饮 |咸阳乡风印象 | 华阳假日酒店 | 利味记牛肉水饺专家 | 长虹饭店 | 草堂印象| 大唐户县第二热电厂宾馆 |海荣客栈 | 嘉苑陕菜 | 红升好粥道 | 一品饺子馆 | 老碗餐饮 |仓颉饭店 | 陕菜养生体验馆 | 人民路羊肉馆 | 福茂源 | 诚悦轩葫芦头 | 三顾香牛羊肉泡馍 | 澄城水盆羊肉会斌总店 | 户县饭店 | 楼强假日酒店 | 中良休闲农庄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苹果人家65号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楼 | 秦楚味道 | 三桥饭庄 | 聚源春鱼庄 | 春来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宾馆 | 锦德轩私房菜 | 张刚生汆丸子 | 东江情餐饮 |

陕菜专栏:

如画陕菜 | 陕菜春秋 |陕菜人物| 白剑波专栏 | 高岩专栏 | 何金铭专栏 | 朱立挺专栏 | 徐长安专栏 | 王子辉专栏 | 典藏陕菜 | 陕菜向东 | 陕菜培训 | 陕菜情缘 |

陕菜在北京:

秦门陕西菜 | 京城陕菜 | 陕菜大讲堂 | 陕菜文化沙龙 | 陕菜企业专题活动 |

其他:

永兴坊 | 陕菜探秘 |陕菜小镇 | 关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相关知识

陕菜动态 | 六月花神别样红 特色美食记心中
【陕菜•问答】青草鲢鳙,中国四大名鱼的花式吃法(下)
“千年陕菜 碳水之都”美食文化与产业融合主题展亮相第31届杨凌农高会
宁夏花儿有望走上春晚舞台《花儿与少年随想》惊艳绽放
陕菜问答徐长安 | 陕西花馍,亮瞎你的眼
陕鼓动力(601369)
德国洋甘菊随想
生机勃发陕国投 企业文化花绽放
晨间随想——龟背竹
质疑不同地域“原生态歌曲演唱”的可比性——青歌赛观后随想

网址: 陕菜随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303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酷似油菜,曾是穷苦人救命菜,如今
下一篇: 【陕菜味道】菜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