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名花●石榴
福建花文化
石榴
石榴,又称安石榴,别名安石、榭榴、若榴、山力叶、丹若、金罂等,乃石榴科石榴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国家。目前,在阿富汗、伊朗一带及俄罗斯南部还能找到野生的石榴林。俄罗斯迄今的柠檬酸多不从栽培品种的果实中制取,而制取于野生石榴的果实。石榴是人类引种栽培最早的果树和花木之—。现在中国、印度及亚洲、非洲、欧洲沿地中海各地,均作为果树栽培,而以非洲尤多。美国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把石榴作为国花。石榴在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博物志》及《群芳谱》均记载有“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国榴种以归,改称安石榴”等语。因此,认为石榴是由汉时(公元前l世纪~2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石榴在中国首先在新疆叶城、疏附一带盛行栽培,而后传入陕西、河南、山东、安徽,遍及全国。但最近从出土文物帛书《杂疗方》中发现,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前,我国就有石榴栽植,并从公元前1世纪末张衡撰写的《南都赋》中得到证实。当然,这段历史还有待学者继续发掘与论证。但不论哪种观点正确,石榴在我国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现已遍布我国南北各地,繁育了很多优良品种。
石榴有果石榴与花石榴之分。果石榴花多为单瓣,花径5~7厘米,花后结实,以陕西临潼最为著名,果大籽多,味道香甜可口,产量高,品质好,古名“天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鲜果中的珍品,誉满中外。还有新疆叶城石榴、云南蒙自青壳石榴、四川会理青皮石榴、山东枣庄软子石榴、安徽怀远石榴、广西胭脂红石榴等。花石榴的花则为复瓣,不结实,花径3~7厘米,有红、白、黄、玛瑙以及杂色等多种类型。此外,还有一种“海石榴”,《广群芳谱》中“有海石榴来自海外,树高二尺”的说法,其植株矮小,果实也小,只作观赏不能食用。
石榴夏日开花,每当绿叶盖满枝头时,火红的石榴花便破蕾怒放,繁花似火,凝红欲滴,星星点点洒落在绿叶丛中,使石榴满树生辉,为庭园增添了热烈欢乐的情趣。石榴鲜红似火的花朵,晶莹剔透的果实引来众多诗人的赞美。古来赞美石榴的诗词很多,如南朝梁代江淹作《石榴颂》:“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照烈泉石,夯披山海……”赞石榴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旬果。”唐代诗人韩愈曾这样赞美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五月榴花照眼明”是说石榴花是在农历五月开放的,并且花色鲜艳,势头旺盛不可阻挡,极其耀眼夺目;“枝间时见子初成”是指从其枝头上可以看到她变成果实的过程。诗人表面上是写石榴,实际上其中的“五月榴花”“照眼明”“子初成”是暗指自己有足以引起重视的出众才华,并非华而不实之辈,而是已见成果的。“可怜此地无车马”中的“可怜”带出诗人的惆怅、伤感与愤怒之情。虽然石榴鲜艳夺目和硕果初成,但仍没有“车马”的“光临”和“惠顾”,其中“车马”是伯乐的意思。“颠倒青苔落绛英”是描写石榴花的花瓣纷纷落下,一片狼藉的凄凉景象。可见韩愈赋诗不仅仅是赞美石榴花,更重要的是借她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和愤恨之情。全诗则虚实交替,“赋”“比”结合,显中见隐,“花”里蕴“人”,旨意浮沉,韵味隽永,耐人咀嚼,千古传唱。除了韩愈外,李白、杨万里、白居易等人也赋诗赞美榴花。如“翡翠映绿水,未足比光辉”,“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风翻火焰欲烧天”等精美诗句。杜牧的“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也是一首咏石榴的绝句,它描写了古代女子爱在发间戴石榴花的习俗。
除了赋诗赞美外,古人还喜欢借绘画来表达对石榴的喜爱,如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戏曲家徐渭的一幅《榴石图》,以简劲峭利的笔法绘出石榴和枝叶,在水墨中加胶,使渗晕有所控制,墨色显得浓淡分明,富有光润,并在画上题诗云:“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现在,这幅画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人们常用“拜倒在石榴裙下”来形容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意思。这句话源于唐时宫廷,与杨贵妃还有关系。相传杨贵妃也很喜爱石榴,就连她的裙子上也绣有石榴的图案。唐玄宗依其所好,在华清宫西绣岭、王母祠等地遍栽石榴供她观赏取乐。据说,唐玄宗爱看贵妃酒后的醉态,因石榴果可以醒酒,所以唐玄宗总是把她灌醉,赏观其妩媚之态后,再剥石榴喂在她口中。但这些行为举止使得大臣们大为不满,因此对贵妃侧目而视,拒不施礼,她心中自然很不高兴。一天唐玄宗邀群臣宴会,请贵妃弹曲以助兴,贵妃在演奏到乐章最精彩动听时,故意把弦弄断一根,曲子不能继续弹下去。唐玄宗询问缘故,贵妃乘机说,因听曲之臣对她不恭敬,不施礼,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断弦。唐玄宗知道她深晓音律,就听信贵妃所言,于是降旨:以后无论官阶大小,凡见娘娘不行跪拜礼者,慨杀不赦。从此之后,大臣们见到这位娘娘都墟惶诚恐地行跪拜礼。因杨贵妃总好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故那些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一句来进行讽刺。
石榴果大粒多,鲜甜可口,人们爱果,胜于爱花。清·陈其平曾咏石榴道:“欲摘又怜多子甚,相对笑,瓠犀红。”苏辙则说:“残红已零落,婀娜子如瓜。”我国传统中有以石榴馈赠亲朋好友的习俗,以“榴开百子”象征子孙满堂,后继有人,万事吉祥。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背后还有一段传说呢。北齐文宜帝高洋有个侄儿叫高延宗,被封为安德王。他自幼便由高洋亲自抚养,很受宠爱,刚过16岁,皇帝便忙着为他娶媳妇了,相中的对象是皇后李氏娘家的一个侄女。先按老规矩,由男方向女方送去定亲的财礼,接着就选一个好日子,用花轿仪仗把新娘迎娶过来,王爷结婚和册封王妃的两个典礼合在一起举办。当时高延宗的生父高澄已去世多年。因此在他婚后不久,以新郎家长身份去新娘家“走亲家”的,就是文宣帝高洋本人,还带着一大群官员和侍卫。皇帝亲自上门来“走亲家”,这对王妃父亲李祖收来说,当然是无比荣耀的体面事。但引起满座诧异的是,酒过三巡以后,新娘李妃的母亲宋氏亲自端了一个水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到皇帝的案上。果盘里,放着两只大石榴。与此同时,堂下乐队一起奏乐,堂前歌女高唱喝彩,好不热闹。“这是啥名堂?”皇帝拿起一只大石榴,反复观看,搞不明白亲家母此举的意思。再问左右陪宴的官员们,也都不知其所以然。高洋觉得没趣,便命令侍卫把果盘拿走。正在这时,皇太子的老师魏收也赶到李家来凑热闹了。魏收博学多才,又是猜哑谜的高手。皇帝便问他王妃母亲献石榴的缘故。魏收笑着回答说:“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殿下新婚,王妃的母亲荐献石榴,正是期望他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金枝繁盛。”众人都称赞魏收解释得好,齐声向皇帝祝贺。高洋也大喜,马上让魏收取回石榴,然后同大家一起举杯痛饮,融洽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以后,订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时互赠石榴的风俗,在民间广泛流传。
石榴枝叶繁茂,红花绿叶,十分美丽,仲夏之际,繁花如火,凝红欲滴,点缀于绿叶之中,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可单株孤植或数株丛植于庭院一角,也可两株对植于门厅入口处,还可散植于建筑物南向窗前,再配上绿篱,则可弥补石榴冬季落叶后留给人们的单调视觉。园林中还常置于水际亭旁,如大片栽植于山麓、坡地,则效果更佳。此外,传统园林建筑中还有一种以石榴为中心,配置牡丹、松柏构置“三多”布局,寓义多福、多寿、多子,景致也别有风韵。此外,石榴对SO2、氯气有抗性较强,适宜于有污染源的工厂和干旱地带栽植。
作为一种传统的观赏花木和吉祥植物,石榴在福建各地广泛种植,除地栽应用外,还常见盆栽产品,花时摆入室内,可减少夏季盆花的寂寞。同时,石榴根多盘曲,树干苍老,枝虬叶细,四季可赏,还是制作盆景的奇妙树种。春观红芽鲜艳夺目如枫叶,夏赏绿叶红花如烈火斗骄阳,秋品赤珠硕果子若明珠落玉盘,冬看苍劲奇姿如历尽沧桑不老松。
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其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生吃可以润喉、止咳、化痰、解热,清肠胃、助消化,可加工成清凉饮料。石榴全身是宝,果皮、根、花皆可入药。其果皮中含有苹果酸、鞣质、生物碱等成分,据有关实验表明,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石榴的果皮中还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用它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石榴还有解酒功能,对饮酒过量者,有奇效。另外,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石榴还可治疗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带下、虫积腹痛、疥癣、中耳炎等症,并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的功效,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之功效。
来源:《福建花文化》
作者:陈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福建省林业局开展主题教育评估工作
喜报 | 福建在2023年林产品检验检测技能大比武中获佳绩
福建配合开展2023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家级验收工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杜鹃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龙船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三角梅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秋海棠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菊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白兰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兰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仙人掌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荷花
网址: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石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074734.html
上一篇: 花石榴树好栽活吗? |
下一篇: 果石榴和花石榴树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