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山茶花

福建花文化

山茶花

山茶花又名茶花,故乡在中国。它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势因品种不同而有别,高者300~400厘米,低者60~100厘米;高者挺拔,低者俊秀。绿色革质叶片阔厚而尖长,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2~11厘米,宽2.2~5.8厘米,多数品种叶缘有锯齿,也有少数品种叶缘呈波浪状。其花型有单瓣、半重瓣、重瓣、牡丹、白头翁之分,瓣缘平坦或波折。花瓣一般有5~100枚,呈单轮至数轮,像覆瓦似排列。花冠直径5~15厘米。花色有白、红、粉红、紫红四色。有一色一花,有一花多色,还有一树多色的,花型变化大,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山茶乃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还是青岛市、重庆市、温州市、金华市和昆明市的市花。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山茶栽培历史,早在隋唐时期,便有栽培山茶花的记载。随后,就出现了不少赞扬和描绘品种的山茶诗。宋朝徐致中说:“山茶本晚出,旧不闻图经。”但是“迩来亦变怪,纷然著名称。”说明到宋时,山茶花已后来居上,而且新品种陆续出现,“愈出愈奇怪,一见一惊叹”。清朝叶申芗咏红山茶的词,译成现代汉语是:“无风的时候,它好像不散的彩霞;明月之下,它正是无瑕的赤玉。”山茶是这样的美妙,使你不能不对它怦然心动。

福建是我国著名的山茶产区之一,有许多珍品名品,特别是德化县特有的“十八学士”,能在同一株树上开出各色各样的花朵,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有“天下奇品”的美称。德化全县现有十八学士茶花母树500多株,其中西天寺的2株据说是清乾隆时所植,树龄已达200多年。漳平市永福镇的山茶品种繁多,“三学士”“龙船载宝”“逸香茶花”“五彩茶花”“五宝茶花”等都是永福的特有品种,特别是“逸香茶花”的飘香特性,极为难得。

现代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山茶花,都是来自我国。据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初,日本就从中国引种茶花;到15世纪初大量引种中国山茶花的品种。1739年英国首次引种中国山茶花,以后山茶花传入欧美各国。1797年又传到美国。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写的小说《茶花女》,就反映了当时山茶花在欧洲的魅力,使它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世界名媛”,一跃而为国际花坛中的名花之一。至今,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在山茶花的育种、繁殖和生产方面发展很快,已进入产业化生产的阶段,品种间、种间杂种和新品种不断上市,尤其是花瓣边缘带锯齿的香型品种,更令人厚爱。

至于《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对山茶花的喜爱,更是深深感染着后人。她在花儿开放期间的月份里,25天戴白茶花,5天戴红茶花。百年以后的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同志访美,白宫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宴桌中央的装饰品,是来自卡特家乡佐治亚州的1500支白色、红色和粉红色的山茶花。白宫有关人士说:“选用山茶花是特别合适的,因为这种花是公元前首先在中国发现的。”用山茶花来欢迎“娘家”的使者,其深情厚谊不言而明。

山茶树的寿命较长。云南省昆明市的盘龙寺内和浙江省瑞安县仙岩乡的大罗山里,都各有一株高近10米的古茶树,树龄一千多年,为宋时栽植。近年,在四川什邡县还发现两株为宋朝以前栽植的山茶树,其中一株高逾10米,比前二者还高30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山茶树之最。

我国常见栽培的山茶花,有华东和云南两个品系。

华东山茶花,又称小山茶花,为灌木或小乔木,叶片长5~6厘米,花径6~12厘米,花期2~4月。长江下游一带大多栽培这一品系的,一般的有粉山茶、白山茶,以及花、名兼美的紫袍玉带、牡丹点雪等。那洁白如雪的牡丹点雪,有牡丹雍容华贵之态,兼及梅花高洁风雅之姿。因此,有嘉庆年间进士曾咏它是“品自压群芳,如何甘缟素;因嫌脂粉污,免受蜂蝶诟”。

云南山茶花,又称大山茶花,为大灌木或乔木。树大花大,叶片粗糙,叶片长7~12厘米,花径8~19厘米。花瓣多武瓣,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它跟小山茶花同属不同种,自古以来驰名中外。新春前后去石南漫游,迎接游人的便是“十丈锦屏开绿野,两行红粉拥朱楼”的山茶花。昆明北部龙泉山上,有号称三绝的唐梅、宋梅、明山茶。黑龙潭公园的那株明山茶“早桃红”,在初春时节绽放数千朵重瓣花朵,与碧绿的树叶互相衬托,高过屋檐。微风舞花枝,树头吐火焰,使人置身春意盎然的境地。无怪乎杨朔在《茶花赋》中赞叹“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与山茶花同科同属的姐妹,还有茶花、茶梅和金花茶,也很美。这里的茶花不是山茶花简称茶花的那种,除供观赏外,主要用来采叶制茶。它们分灌木、半乔木和乔木三种形态。通常所采茶叶就是采新梢的芽头和芽头下的几片嫩叶。秋末开花,1~3朵腋生,清白如玉,花瓣5~9枚。不久前,经专家证实,在云南省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海拔2280米高山密林中生长的两株野生大茶树,已有2700年高龄,树高各为19.5米和25.5米,基部直径分别有1.02米和1.2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年岁最大、树身最高的茶树。

茶梅,又称早茶梅,灌木或小乔木,叶背主脉及叶柄有毛,叶长4~8厘米。花期9月至翌年4月。花白色或粉红色,有香味,单瓣,花径3.5~7厘米。

金花茶,为常绿乔木,高2~5厘米、一直“藏于深山人未识”,近代才被有心人识其庐山真面目。9月至翌年4月开金黄色花,1~2朵单生于叶腋,花径5~7厘米,单瓣,有瓣9~11枚。特别稀有和名贵,迄今地球上只发现我国广西南部和越南有此珍品。

山茶花除原种外,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山茶的品种约300余个。根据雄蕊的瓣化,花瓣的自然增加,雄蕊的演变,萼片的瓣化,概分为单瓣、半重瓣(复瓣)和重瓣3大类共12个花型。

人们爱梅花的高韵劲节,但它的花容稍显清瘦;爱桃李的烂漫芳菲,但它的青春短暂;爱牡丹的国色天香,但娇姿不堪承受风寒。唯独山茶兼有三者之长而无三者之短。

山茶和牡丹一样,花姿丰盈,端庄,像一位高雅、成熟的美人。那绿叶泛油笑冬去,又厚又润,仿佛是用碧玉雕成;那或红或白的花斗霜怒放引春来,又嫩又韧,好像是由脂粉和凝脂琢成。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历经岁月的沧桑,抗风雪寒霜,出落得如此健美迷人。宋代陆游曾作诗《山茶》:“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栏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赞美山茶花开花时间长,弥月不落,仍旧鲜艳如故,一期花能延续几个月。但却没有人懂得,没有人欣赏,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赏识。陆游的另一首《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云:“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落扫地空。惟有小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则赞美了山茶花“吐蕊于红梅之前,凋落于桃李之后”的耐久品质。而明代南城诗人邓直指则有山茶百韵,称赞山茶有十绝:一是艳而不妖;二是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三是枝干高耸约16米,大可合抱;四是肤纹苍润,黯若古云气樽垒;五是枝条黝纠,状如尘尾龙形;六是蟠根兽攫轮离奇,可凭而几,可借而枕;七是丰叶深沉如幄;八是性耐霜雪,四季常青;九是次第开放,历二三月;十是水养瓶中,历十余日颜色不变。这些,便使山茶居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列而当之无愧,堪称“十绝美人”。

我国虽是山茶花的故乡,而且最早开始栽培山茶花,却由于历史和山茶花本身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等原因,终未能得以推广。特别是一些珍贵品种,目前还只能在温暖多湿的地区栽种。正如元人朱清润所说,它是“自天来”的“飞仙”,南宋王十朋说它“不是寻常儿女花”。为了让山茶花飞进寻常百姓家,由高贵的“花仙女”逐步成为千家万户的“大众情人”。需要借助当今先进技术,培育新品种,研究新技术,谋求新突破。山茶花不仅适合于地栽造园,喜欢半阴半阳、酸性土壤,怕干旱忌水湿,越冬温度宜3~4℃,也可盆栽观赏,置于门厅入口、会议室、公共场所,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植于家庭阳台、窗前,虽是冬日,亦显春意盎然。

来源:《福建花文化》

作者:陈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到宁德市调研林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

福建省林业局领导赴三明市调研指导造林绿化和油茶产业发展工作 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 “洋林精神”之系列故事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三角梅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龙船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菊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荷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栀子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凤仙花
论日本的山茶花文化及审美意识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花之饮食
林业生态文化

网址: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09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长寿的花(揭示
下一篇: 玉兰盛放:探索古老花朵的文化与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