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名花●萱草
福建花文化
萱草
萱草,又名谖草、忘忧、丹棘、宜男、黄花菜、金针菜、鹿葱、紫萱等,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萱草虽不是出自名门,但也有小家碧玉的美丽。绿叶丹华,光彩照人,吐艳传香,宛如少女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温馨气息。因有忘忧、疗愁、宜男的别称而被人们视为吉祥物。《广群芳谱》云:“萱,一名忘忧,一名疗愁,一名宜男。”
萱草绿叶丹华,清秀宜人。古代人们还常以萱代称母亲,萱草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母亲花了。旧时,人们把萱草常植于北堂之畔,因北堂为母亲所居之处,故又称“萱堂”,与代指父亲的“椿庭”对称。宋·朱熹有一首《萱草》,诗曰:“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而以一首《游子诗》会唱天下的诗人孟郊也写到了萱草:“萱草生堂前,浪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秀雅的风采,让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爱意浓浓,让人感动。
萱草原产于欧洲南部经亚洲直至日本,我国秦岭的亚热带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地。我国有着丰富的萱草物种资源,全世界共约有15种,我国就产12种。但长期以来改良不多。直到1930年以后,美国一些植物园及园艺爱好者才开始将来自中国、日本等国的萱草属植物进行杂交育种,现在权威机构登记的品种已达万种以上,成为重要的观赏及切花花卉,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萱草花色鲜艳,栽培容易,耐粗放管理,花大色艳,花期长,且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极为美观,多用于布置花坛、花境、草地、路边、林缘及岩石园,还可做疏林地被植物,也可以做切花及盆栽观赏。
萱草花美,神美,心美,味亦美。它的花可以当做蔬菜来食用,也便改了个名叫黄花菜。观其花可忘忧,食其花又该是怎样的心境呢?
黄花菜也叫金针菜,是萱草的花朵与花蕾晒出来的成品。可晒成黄花菜的萱草花,都是单瓣的花蕾,色彩金黄、橘红或橘黄,有淡淡的清香。萱草在生命的一岁一枯荣间开出漂亮的花朵也留下了美味的黄花菜。“谁道花名儿女,偏宜味荐俎馐。”采撷萱草花做黄花菜,最好选择是含苞欲放的花蕾。饱满的花蕾竞相抽绽,掐下它们时手指间有一种独特的声响,那声音可爱清脆,仿佛浸透了等放美丽花朵芳香的味道。而新鲜的萱草花蕾浸泡汆水后可做菜或汤,吃法简单而方便。通常用来蒸肉、炖鸡、炒蛋、做汤、煲瘦肉粥,其鲜美的口味带着花的芳香是不会与其他蔬菜混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鲜黄花菜虽然新鲜,但因含有水仙碱,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作用会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必须先将新鲜黄花菜在水中充分浸泡,使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或鲜花蕾去掉花粉块后再汆水熟制,然后食用才不会产生中毒。闽北农村还有拿黄花菜同黄豆、猪肝一起煲汤,用作妇女坐月子的催乳补膳。
萱草还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萱草花性味甘凉,具有利湿热、宽胸、消食的功效,可治胸膈烦热、黄疸、小便赤涩。根则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水肿、乳痛等症。萱草根具有利水,凉血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男妇腰痛等症。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捣敷。《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对其药用功效,后人有歌诀:“萱草甘寒归心脾,黄疸水肿又瘰疬。淋浊带下衄便血,崩漏乳痈小便利。”
来源:《福建花文化》
作者:陈璋
一审:姚 斌
二审:刘建波
三审:傅凯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争优争先争效 | 福建省林业局和国家林草局驻福州专员办领导赴武夷山国家公园调研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
一图读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都定了哪些任务?
成为福建“最绿”之一,他们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萱草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三角梅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龙船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秋海棠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菊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兰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荷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洋兰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苏铁
网址: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萱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3152.html
上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单子叶植物纲—百 |
下一篇: 百合花盆栽养殖全攻略,百合花提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