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名花●茉莉花
福建花文化
茉莉花
茉莉又称茉莉花、茶叶花、抹历、玉麝、末丽等,是一种小小的灌木。柔弱细小的茎枝,片片椭圆的绿叶,花朵洁白小巧如繁星点点,花香纯净幽馨如琴韵悠悠。更为难得的是它的花期长达5个月,给人们带去个芬芳清凉。
茉莉属木犀科,茎直立或蔓生,小枝细长有棱,枝叶柔弱繁茂,叶片有光泽,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广卵形,顶生聚伞花序,花期由夏至秋,色洁白,有浓香。
茉莉原产印度、伊朗。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载:“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丹铅录云,北土名柰,晋书都人簪柰花,则此花入中国久矣。”据《南越行记》记载:“汉朝刘邦的重臣陆贾,尝使南越,携苗而归,移植于南海,南人爱其芳香,竞植之。”宋代诗人王十朋也有诗云:“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因此,我国的茉莉花在1700多年前的汉代就从印度引进,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香料作物,被广泛种植。
茉莉花的种类很多,从颜色上分,除白茉莉外,还有朱茉莉、黄茉莉、绿茉莉,但极为罕见。按花开的层数可分单瓣、双瓣和多瓣3种。
单瓣茉莉植株较矮小,高70~90厘米,茎枝较细,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称。叶片为椭圆形,叶质较薄,叶端稍尖,全缘长5~9厘米,宽3.5~5.5厘米。花冠单层,裂片(花瓣)少,7~11片,每片长约1.3厘米,宽1厘米,呈椭圆形,洁白,表面微皱,顶端稍尖,所以又称尖头茉莉。单瓣茉莉花冠管较长,约1.5厘米,雄蕊2枚,与雌蕊等长。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3~12朵花,多的可达30多朵。花蕾略尖长,较小而轻。我国的单瓣茉莉,经各地多年选育,形成较多的地方良种,产量高、品质好的有福建长乐种、福州种、金华种、台湾种。单瓣茉莉花耐旱性较强,适于山脚、丘陵坡地种植,但产花量不及双瓣茉莉,且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弱。
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花蕾卵圆形,顶部较平或稍尖,也称平头茉莉。双瓣茉莉通常是带尖头的品质较好,花朵比单瓣茉莉肥硕,含水量也略低。花冠管比单瓣茉莉略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即花瓣)较多,13~18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两层,内层4~8片,外层7~10片。花瓣长约1.1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2枚,雌蕊1枚。花洁白纯净,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吐香较迟而慢。
多瓣茉莉枝条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叶片浓绿,花蕾紧结,较圆而短小,顶部略呈凹口。花冠裂片(花瓣)小而厚,且特别多,一般16~21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3~4层,开放时层次分明。雄蕊2~3枚。多瓣茉莉的伏花多在晚间7~8时开放,多是先开1~2层,其余次日才开完。也有不开放而凋谢的。多瓣茉莉花开放时间拖得很长,香气较淡,产量较低。但其耐旱性强,在山坡旱地生长健壮。
茉莉本为译音,花漂亮,使许多美丽的花黯然失色。有诗云“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光压九秋。”又因茉莉净洁幽雅花香远飘,故唤它为“雅友”“远客”。早在宋代,民间就已时兴制作茉莉花球,“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掰荔枝。”现代更为流行,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丝线穿过花心,制成洁白可爱、花香扑鼻的茉莉花球,挂在衣襟或床边,芳香缭绕,久久不散,在满室清香中入睡,说不定还能做个好梦呢!
茉莉花芳香酷烈,常被妇女用来装饰乌发,故佛书上称其为“髮华”。古代诗人对此情此景多有吟咏。如《东坡集》载:苏东坡贬谪不予考虑儋耳,见黎族妇女竞簪茉莉,含槟榔,就戏书道:“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宋代许棐云则有:“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明代皇甫济也有诗云:“萼密聊承叶,藤轻易绕枝。素华堪饰鬓,争趁晚妆时”。清代王士禄则赞其:“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如今,茉莉花遍及江南各地,江苏抒情民歌《茉莉花》唱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首歌几乎无人不晓,足见茉莉花为人们所喜爱。而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青年歌手李丹阳演唱的《亲亲茉莉花》也已传唱大江南北,深受人们喜爱。
茉莉还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突尼斯三国的国花。尤其是在菲律宾,每到了花开时节,到处都是花的海洋,野生的、人工的,漫山遍野,一望无际。这时如在菲律宾坐环岛班车旅游,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大片大片雪白的茉莉花海,使整个菲律宾都散发着浓浓的花香。每逢贵宾来访,好客的主人就会将茉莉结缀成花环,挂到客人脖子上,以示亲善与尊敬。青年人则将它作为献给女朋友的礼物,作以向对方表示忠贞的爱情。
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茉莉几乎与古城福州同在,2000多年前,茉莉就成了福州人的最爱。据古籍记载,茉莉自印度传入我国后,就开始在福州种植。因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露天栽培茉莉花的自然资源条件,无论在光、温、水、热等方面均为茉莉花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生态环境。福州人对茉莉花有着特别的喜好,至今仍有许多妇女们将其戴在头上当装饰或串成项链挂在胸前。民间还流传着闽王选花魁当皇后的故事。据传,五代年间(917~960年)闽王时期,南仙峰下有一户姓翁人家,家里三口人:阿公、阿婆和他们的孙女花姑。阿公72岁,阿婆68岁,花姑十七八岁。花姑在院里种了12株茉莉花,一家人靠种茶生活。
这12株茉莉花来历很特别,花姑12岁生日时,来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婆婆,在院里种下12株茉莉花,说花姑18岁时会有人来取花,来人便是花姑的夫君。言毕,婆婆不见了。原来婆婆是观音的化身,12株茉莉花是掌管四季的仙子下落凡尘,因念人间疾苦,故与花姑为伴为民造福。12株茉莉花在翁家和花姑相依为伴生活了六年,年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
这一年,闽王梦到南仙峰百鸟朝凤,霞光万丈,花香四溢,闽王大喜,第二天早朝下旨要选王后,派钦差大臣专访南仙峰。钦差大臣一路查访,寻访到南仙峰下。这里的百姓果然安居乐业,钦差大臣在山下摆擂台,贴出王榜,称闽王要选花魁,方圆百里凡16至18岁未出嫁的女子都可将自家种的花送来比试。
花不知比了几天,人不知来了多少,钦差大臣仍没见着合适的人选。眼看最后一天了,钦差大臣急坏了。突然,飘来一阵奇特的花香,只见一个姑娘推辆花车顺着田垅过来。姑娘生得凤眼清灵,美丽清秀,宛若仙女下凡!再看姑娘用手抓过的车把,汗水浸湿的五个指头印痕留在上面,钦差高兴起来,这不是“武龙缠柱”么?她就是王后了!钦差大臣宣布,茉莉花作为备选国花,由花姑陪伴护花入宫。
花姑进宫后,闽王极为欢喜,即刻封为王后。茉莉花被移植闽王花园,每次闽王上朝回来,花姑都要用茉莉花花瓣与茶同煮,为闽王煎茶,闽王极为喜欢。
一天闽王说:“孤还未曾问过爱妃家里的境况呢,今日请叙一番给朕听。”花姑回答:“臣妾家,黄金为梁,白玉做瓦,上缀数不清的星钻,门前千里花园。六十八个厨娘煮饭,七十二个柴夫砍柴,十二姐妹个个赛天仙!”闽王很惊奇,决意跟王后去看。
队伍跋山涉水,到一处两山壁里的岔口,远远可见南仙峰。闽王望着云雾笼罩的南仙峰,问王后:“ 卿家在什么地方?”花姑说:“就在南仙峰下。”闽王疑心王后骗他,派探马探察。探马回来向闽王禀报:山头的路又险又恶,周围不是田垅就是茶园,金宫玉殿影子都没有。
闽王气得昏过去,醒来后,奸臣趁机禀报:“王后出身下贱,无德无才,编假话骗大王,引大王您来蛮荒之地,欺君罪大哩。”闽王听了奸臣的话,不容王后解释要治罪于她。花姑满腔悲愤坠崖身亡。
回到宫廷,闽王恼恨在心,还要治钦差大臣的罪。钦差大臣跪下奏道:“大王,你错失了一位大贤人了!”闽王责问:“朕如何错了?”钦差大臣说:“王后的话句句是真,事事是实。王后家住的是草楼,草秆经日晒是金黄的,这是金梁。草叶经过风吹呈银白色,这是银瓦。屋顶有缝隙,晚上看到满天星星,这不是‘黄金为梁,白玉做瓦,上缀有数不清的星钻’么?王后的祖母68岁,还要煮饭吃,王后的祖父72岁,还得上山砍柴烧,这不是‘六十八厨娘煮饭,七十二柴夫砍柴’么?王后在家中种了12株茉莉花,不就是‘十二姐妹赛天仙么’?门前就是茶园,茶花满园时,不正是‘千里花园’么?王后说的何曾有半句虚言?”
闽王听罢,失声大叫:“孤愚唉……”
闽王又问钦差大臣,王后为什么不明讲呢?
钦差大臣说:“她身为王后,乃一国之母,如是明说,岂不有失王家的尊严?”
闽王悔恨极了。下旨治罪奸臣,封花姑为“德惠娘娘”,举行国葬,将南仙峰千里茶园封为皇家的御茶园,象征纯洁和永恒爱情的茉莉花被定为闽东第一香,举国上下永世铭记!
闽王又受观音点化,笃信佛教,剃度两万人皈依佛门。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诸大禅师出任国师,为其开示佛法,指点迷津。在禅意中开始研习茶道,从喝茶中悟得治国之道。
闽王的后代在王后的故乡南仙峰花姑坠崖处建了“太后公祠”,纪念贤德的祖婆。如今,“太后公祠”的匾额还在呢!福州人喝茉莉花茶的习惯也一代代地传下来。
而茉莉花与福州茶叶的结合,又有了香飘世界的福州茉莉花茶。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在《中国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福州茉莉花茶辉煌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福州茉莉花茶年产量达1万吨,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福州泛船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港口。1872年,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机械制茶的地区。到20世纪3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种。新中国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注重创新和宣传,福州茉莉花茶迎来第二个鼎盛期,种植面积一度增加到1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产值超过15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曾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及出口量一度居全国之冠。当时,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闽侯县上街镇遍布茉莉花,因而被称为花乡、花屿,仓山区也因广种茉莉花而得“琼花玉岛”之别称。冰心曾写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是茶的故乡。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解放前,四川、湖北、广东、台湾虽也产茉莉花茶,但它们的品种、窨制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去的。”在福州,茉莉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作物,它已经像榕树一样,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成为福州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彰显福州个性魅力的一个重要元素。
茉莉花那椭圆的绿叶光彩照人;白色的花朵小巧玲珑;纯正的香气沁人心脾。“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冰雪为容云作胎,柔情合傍琐窗隈;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这些古诗恰如其分道出了茉莉色、香、姿、韵皆佳的风采。
茉莉花的香味,清而不淡,浓而不烈,醇芳久漾,幽芬射远。夏天,如果在小院或居室里放上几盆茉莉,天天孕育豌豆状的蓓蕾,夜夜舒放星状的小花,馨飘庭院,香溢满室,一走进来,顿感清凉,疲解烦消,精神为之一爽;正如宋·刘克庄诗曰:“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元朝诗人江奎在品赏茉莉之后,更是兴而吟之:“他年我若修花史,列入人间第一香”。
茉莉,不仅可供观赏,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除了将茉莉花和茶叶一同窨制为茉莉花茶外,从蒸熟的茉莉花中提取的汁液,则是上好的纯天然护肤佳品,可代替蔷薇露,增白,去皱,润肤效果极好。从茉莉花中还可提炼茉莉花油,供制作香料、香精、香脂等化妆品之用。目前,国际市场上,1千克茉莉花油的价格相当于1千克黄金,而400千克的茉莉花才能提炼1千克茉莉花油,也就是说要用176万朵茉莉花才能提炼1千克茉莉花油。
茉莉花还可食用,在做清淡的笋汤时,如加几枚新鲜的茉莉花,气味更加芬芳。而用茉莉花和白酒制成的茉莉花酒,其酒香、花香相浸透,喝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茉莉也可供药用,以茉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洗眼剂,可治疗角膜炎、白翳。花叶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治外感发热、腹泻腹胀和目赤肿疼;其根含有生物碱,有麻醉、镇痛的功效。
茉莉花在我国遍布全国,因其喜暖怕凉,故长江以南多为露地栽培,长江以北就必须盆栽。茉莉花的花期由每年的6~10月,按摘花时间分三期。第一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梅雨季节开放。第二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小暑至处暑季节开放,称“伏花”。其花最盛,品质最优,香气浓郁。第三期,8月底至9月下旬,为“秋花”。
茉莉常常于晚间7时半左右吐蕾初放,到晚9时许完全盛开,此段香味清雅浓烈,晚上10时后,香气渐渐减弱,到第二日早晨花色渐渐变为微黄,香味也不浓了。故为提取香油所采摘的茉莉花,必须及时抢收。每当晚霞渐逝,夜幕初降之时,姑娘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在茉莉花海中穿行,花香阵阵,奚语盈盈,看上去真是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那么富有诗情画意。
茉莉花适宜炎热、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最宜在25~35℃温度下生长,冬季最低温度低于5℃以下的均应入温室。茉莉喜好充足的阳光,须多晒,花工常说“晒不死的茉莉,阴不死的珠兰”。茉莉如果常受西北风吹袭,造成开花不足,花朵脱落或变色。故应放在空气流通避西北风的地方。茉莉喜肥,花谚有“清兰花浊茉莉”。5~10月需常施稀薄化肥。茉莉怕干旱,忌过湿。在夏季应勤用清水喷洒花叶,下雨后,要及时排干盆中积水。茉莉喜酸性土壤,如盆土偏碱性,可造成叶片变黄,只需在生长期间施几次浓度为0.2%的硫酸亚铁溶液即可。为使植株枝繁叶茂,在4月上旬,需摘叶,谷雨前后要修枝。茉莉以它的幽雅洁白、芳香四溢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真可谓:“冰雪为容霜化妆,银冠玉覆白衣裳。天天孕蕾风华浪,夜夜开花馥韵长。蜂向花飞园中响,花随风漾九里香。轻涂茉脂情志畅,悠饮莉茶神采扬。”
来源:《福建花文化》
作者:陈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召开
我国启动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 视频 | 福建: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三角梅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龙船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山茶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秋海棠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菊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兰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荷花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洋兰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萱草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苏铁
网址: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茉莉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7594.html
上一篇: 风铃花是常绿的花卉吗 长什么样 |
下一篇: 茶花图片,茶花的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