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育种学总论----第三章选择与选择育种
5.集团选择法 根据原始群体内植株不同的特征特性,将选出性状相似的单株归并到一起,形成几个集团。组成每一集团的单株混合采种,任其相互授粉,集团间则应予以隔离,防止杂交。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一个小区内,以便在集团间和标准品种间进行比较鉴定,选出优良的集团。 * 集团选择法的优点是纯合的速度比混合选择法快,后代生活力不易衰退。缺点是纯合速度比单株选择慢,为了防止集团间杂交还需隔离设施。 如在花卉中将株型、花型或花期划分为几个集团。 * 3.5.3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 常异花授粉作物(often-crosspollinated crops) 是指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仍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的作物种类,一般自然杂交率在5%-50%之间。 其特点; 多处于同质结合状态,部分异质结合。 连续自交一般不会引起显著的衰退。 这类作物有蔬菜中蚕豆、辣椒、芥菜,及花卉中的翠菊等。 * 这些种类作物多采取多次单株选择的方法。 3.5.3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 个体基因的纯合程度与异交率关系很大,在异交率较低时可参考自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但由于仍有一定程度的异花授粉,应适当增加选择世代使后代的纯合。在异交率较高时,更应增加选择的次数。 * 3.6 无性繁殖作物的选择方法 * 在生产栽培中以它们的营养器官或特殊繁殖器官从母体分离开来进行繁殖的园艺植物。 蔬菜:马铃薯、大蒜、分葱、山药、金针菜 花卉植物:百合、唐菖蒲、水仙、大丽花、吊兰、风信子、卷丹、落地生根、扶郎花、木槿、翠柏、秋海棠及天竺葵, 果树:苹果、梨、葡萄、桃、香蕉等大多数的果树 3.6 无性繁殖作物的选择方法 * 无性繁殖的特点 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不论母本遗传基础的纯杂,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通常没有分离现象,在表型上与母本基本(或完全)相似。 * 注:在无性繁殖的过程中,虽然前后代遗传基础基本一致,但并非绝对不发生变异,只是出现变异的频率较低而已。如芽变就是无性繁殖园艺植物产生变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选择即可用无性繁殖方法把它们迅速稳定下来。芽变育种是无性繁殖园艺作物极其重要的育种方法,将在下一章详细讲述。 * 3.6.1 草本作物的选择方法 选择性状表现优良的植株 混合收获留种 第二年混合播种 无性繁殖 工作程序与有性繁殖作物的混合选择法相同; 不同的:繁殖下一代的不是种子而是无性繁殖器官。 1) .营养系混合选择法 * 2).营养系单株选择法 在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按单株收获,第二年(无性繁殖)把这些单株按营养株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选出优良的株系。 一般只需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达到目的。这是由于每个营养株系内各植株的基因型一般都是相同的,在这些营养株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 3.6.2 木本作物的选择方法 木本植物由于实生苗的性状变异比较大,生产性或观赏性大大降低,因此在栽培中一般采用无性繁殖。 与草本作物相比,它们较为高大,单位面积栽培密度较小,这使选择的原始群体和后代群体的规模受到较大的限制。 不管采用无性繁殖还是种子实生繁殖,从建园到获得商品果实的栽培周期都比较长。这又使选择的世代数受到极大的限制。 它们中的多数可以开花结籽,遗传上同样存在高度杂合,在实生繁殖的群体中产生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变异。 木本作物的特点: * 木本作物的选择方法 在这类作物上,既可以选择无性繁殖群体中的变异,也可以选择实生群体中丰富的变异。 * 3.6.2.1 无性系选择 单株选择的方法 嫁接(扦插) 扩大为单株无性系 鉴定 无性系品种 * 3.6.2.2 实生选择(种) 在实生选择时一般采用一次单株选择 多点嫁接鉴定 品种 * 3.7 选择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选择育种的程序 原始材料圃 选种圃 品比预备试验圃 品种比较圃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品种审定与推广 * 原始材料圃 创造一个能代表本地区生态条件的环境,栽植供选择的材料,对它们进行鉴定、比较和选择,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或群体,单株留种或混合留种。 原始材料圃一般专门设置,也可以在当地生产田中进行。 栽植方式:每个原始材料种一个小区,每个小区一般栽植50-100株为宜,每隔5-10个小区栽植一个标准种,原始材料圃一般只设一次重复。 * 选种圃 选种圃是为进一步鉴定上述所选植株的优劣而设置的,根据选择方法和作物种类不同,可以称为株系比较圃、混系比较圃或初选树比较圃。将上年当选的材料按
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园艺植物育种学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伊华林
药用植物育种学总论2012版课件演示.ppt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大纲
2022年春园艺植物育种学(花卉学各论)SPOC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栽培学资料之《园艺学总论》复试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集合
园林植物育种学.doc 全文免费
网址: 农业大学园艺育种学总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6948.html
上一篇: Cell:黄学辉/黄三文/韩斌/ |
下一篇: 中国境内松江鲈鱼群体遗传变异的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