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之菊花的介绍与应用
药名】 菊花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家菊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如有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10g。黄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 【临床配伍】 1.与桑叶相须配伍,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犯肺证,如桑菊饮; 2.菊花为“祛风之要药”,常与川芎、地龙等药配伍,清利头目,平抑肝阳,治疗风热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如菊花茶调散(《银海精微》)、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等; 3.菊花既能“去翳膜、明目”,又能“养目血”“补阴”,为“目科要药”,临床常合理配伍治疗虚实目疾,如密蒙花散(《银海精微》)、千里光散(《银海精微》)等; 4.配伍蒲公英、蚤休等清热解毒药,用于疗疮消肿,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 5.配伍枳实、白蒺藜等,治疗风热侵袭之皮肤病,如枳实丸(《千金药方》); 6.与防风、细辛、石菖蒲等配伍,“宣扬疏泄”治疗耳鼻不利,如菊花散(《证治准绳》)、清神散(《世医得效方》)等。 古代医家认为甜菊花性甘凉。清利头目,养血息风,消疔肿。点茶、蒸露、酿酒皆佳。苦者勿用。余如野蔷薇、金银花,功用略同,可类推也。 久患头风,或目疾时作,甘菊花去蒂装枕用。疔肿垂死,甘菊花一握,捣汁饮,冬月取根用。女人阴肿,甘菊苗杵烂煎汤,先熏后洗。 #菊花的药性与功效
发布于4月13日 16:59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知识
药食同源之
【中药知多少】药食同源之花中君子——菊花
菊花提取物,SC认证厂家,代加工药食同源
中医食疗之植物类药食同源(一)—中医药食同源大健康研究系列
药食同源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科普丨药食同源的自然瑰宝——鲜花
药食同源中药防治现代病毒性疫病的应用规律及机制分析
药食同源受追捧 菊花“链”动新产业
药食同源“养生热”亦需“冷思考”
最全“药食同源”名单
网址: 药食同源之菊花的介绍与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3562.html
上一篇: 适合冬天的花卉盆栽? 适合花池种 |
下一篇: 【本草驿站】花茶系列之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