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和净化效果

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和净化效果

《水土保持学报》 2012年0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和净化效果

徐志嫱   刘维   赵洁   刘玉玲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揭示沉水植物对以再生水作为水源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的影响和对水体水质的维持和改善作用,对西安市一个再生水景观水体开展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水质监测试验,并采用室外玻璃缸装置研究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对再生水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氨氮、总氮浓度明显低于主湖区,且水质能够维持在低富营养化状态。伊乐藻和轮叶黑藻对再生水水质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伊乐藻优于轮叶黑藻。伊乐藻对再生水中CODCr、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55%~57.54%,43.13%~51.81%和61.76%~77.45%,可使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维持在20μg/L左右,对藻类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西北地区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修复的先锋植物。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正联;水生态构建技术在南方湖泊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市流花湖为例[J];低碳世界;2023年06期 2 俞新慧;吴晓东;葛绪广;桂智凡;周梦蝶;卞玲玲;刘恋;收割强度对粉绿狐尾藻生长和水质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22年01期 3 冯丽娟;肖耿锋;程香菊;谢骏;舒锐;基于AQUATOX模型的集装箱养殖尾水净化塘生态系统模拟及调控预测[J];环境工程学报;2022年05期 4 王蕊;何春利;黄炳彬;薛万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再生水补给河道水质评价[J];北京水务;2021年01期 5 关昕;篦齿眼子菜对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行为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21年01期 6 石正驰;田丹;邹序安;杨李;程雪;陈晴;张友;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应的示范研究[J];绿色科技;2019年06期 7 周雪;李兆欣;顾永钢;黄炳彬;刘操;3种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水质维护效果的比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年05期 8 党智平;党航博;张颖;组合工艺改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S2期 9 王亚琼;薛培英;耿丽平;陈苗苗;孙洪欣;王殿武;冯宇佳;王晓美;白洋淀沉积物-沉水植物-水系统氮、磷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10 王高龙;马旭洲;王武;王友成;郎月林;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成蟹养殖对水质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祝方;不同植物群落提升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 2 严俊;基于水下光场和植物特性的白洋淀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 3 陈炯利;区域水循环健康评价初步研究[D];宁夏大学;2020年 4 陈田;3种沉水植物对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效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5 兰瑞君;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水生态文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6 顾佳艳;城市景观水体受纳污水厂尾水小试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文君;田在锋;宁国辉;刘霞;胡晓波;谢建治;4种沉水植物对白洋淀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2 何德进;邢友华;姜瑞雪;程丽;东平湖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8期 3 赵安娜;冯慕华;郭萧;柯凡;潘继征;李文朝;沉水植物氧化塘对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效果与机制的小试研究[J];湖泊科学;2010年04期 4 黄瑾;宋玉芝;秦伯强;不同营养水平下苦草对附着和浮游藻类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5 彭剑峰;宋永会;郭义川;郑丙辉;植物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的水质调控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Z1期 6 王丽卿;李燕;张瑞雷;6种沉水植物系统对淀山湖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7 王卫红;季民;滨海再生水河道中沉水植物的恢复对水质的改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8 郑兴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要点解读[J];建设科技;2006年13期 9 童昌华,杨肖娥,濮培民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嫱;刘维;赵洁;刘玉玲;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和净化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2期 2 欧阳建婷;许铭宇;陈平;沉水植物在受损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24年13期 3 徐志嫱;刘维;苏振铎;高杨;4种沉水植物对再生水中氮磷的去除速率和耐受范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4 甄月惠;张洪燕;章文姣;再生水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成因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5 付海玉;吴朝阳;再生水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机理及其修复研究[J];北京农业;2013年06期 6 姚会文;沉水植物的富营养水体修复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年07期 7 李玉璞;李翔宇;沈学崴;富营养化水生态环境下沉水植物修复研究[J];绿色科技;2023年20期 8 李建;赵肥西;辛小康;操瑜;熊斌;尹炜;生态调度控制汉江中游入侵沉水植物过度生长效果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24年03期 9 谭凯婷;柳君侠;王志红;吉瑞博;黄梓淇;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9年06期 10 李盛榜沉水植物的骄子——伊乐藻[J];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龙;何培民;霍元子;邵留;王阳阳;于克锋;温文科;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对河道水质的修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楼春华;王帅;陈英硕;刘娇;侯德;顾华;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工程效果分析[A];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2011年)[C];2012年 3 左进城;马剑敏;曾磊;胡胜华;刘碧云;贺锋;周巧红;吴振斌;杭州西湖湖西水域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初期的季节动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4 黄雅娴;蔡宇佳;史嘉瑶;王颖;程曦;王翔;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5 蒋金辉;安树青;周长方;关保华;孙志毅;沉水植物顶端优势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呂志江;稻森隆平;稻森悠平;石田慶一;林紀男;西村浩;关于各种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的分析——于生态工学角度的考察[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8 童蕾;叶立飞;浅谈沉水植物净水功能的应用——以鄞州院士公园打造“会呼吸的水下森林”为例[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薛祥山;许申来;郭玉梅;吴毅晖;郭昉;再生水回补景观水体的水质变化及其改善策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10 徐小牛;王勤;合肥市城区景观水体水质特点分析[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进城;沉水植物收割调控的几个生态学问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赵风斌;异龙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影响因子与恢复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3 王卫红;川蔓藻对滨海景观再生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的控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于德淼;景观用再生水水体富营养化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解岳;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植物修复机理及现场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颖;富营养化与牧食作用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复合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21年 7 丁玲;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刘言正;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 9 刘书宇;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模拟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曹加杰;非生物环境因子调控对沉水植物生态恢复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凌云;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的微宇宙模拟及其修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陈祁春;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广豪;不同营养背景下动物牧食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22年 4 赵海江;西安市景观水体调研及富营养化控制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乔辛悦;郑州市东风渠景观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水华污染特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年 6 张晓萍;氮磷对再生水为水源景观水体中藻类的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何腾;再生水补充景观水体的水质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吕东毓;水生系统中沉水植物避难效应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范媛媛;富营养水体中氮、磷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霍姮翠;沉水植物在湿地底泥修复中的效应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沉水植物跃然“出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史剑 曾秀娟;广州用再生水为住宅小区“解渴”[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国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沉水植物苦草引种新方法[N];中国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刘子烨;发掘景观水体“海绵化”潜力[N];联合时报;2016年 5 记者 肖意 实习生 黄冠群;年内水质可达观赏性景观水体要求[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成静;重庆:官家溪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景观水体提升城市形象[N];中国经济导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遆红;再生水:潜力巨大的城市第二水源[N];辽宁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王力平 杨梓艺;再生水成为宁波城市“第二水源”[N];宁波日报;2021年 9 记者 代金光 通讯员 张铁媛;通亦协同打造国际领先智能再生水厂[N];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2年 10 记者 鲍淑玲;我市加大再生水综合利用力度[N];银川日报;2023年

相关知识

五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多种沉水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挺水植物对水体水质的净化作用研究进展
5种沉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
水体水质理化性质与沉水植物生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性研究
螺蚌和沉水植物搭配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的功能
浮动湿地对再生水受纳的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网址: 沉水植物对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和净化效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673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水生植物睡莲对养植水的水质有什么
下一篇: 营养元素、介质、水质……九大因素